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职场心理

工作狂一天没事干就烦躁

2019-04-26 08:34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工作是工作狂们的避难所

  在百度的“工作狂”吧,有一个帖子问道:“你们要是一天没事干了,会觉得烦躁吗?”

  很多“工作狂”们给出了自己的回答:1.我就会觉得很闲,很无聊,很烦躁;2.会的,我无聊的时候头非常痛;3.没事做的时候好无聊!没有去处不知道做什么好!好渺茫……我还是喜欢忙碌的日子,这样感觉会更充实;4.我狂热地爱着我的工作,我一周工作90小时我自豪;5.工作狂不是为了挣多少钱,工作狂就是以事业为人生目标,对其他的都没兴趣,这样只是为了充实自己,不想去理会那些所谓的“爱情”……

  这些回答中,第四个回答显示了工作对工作狂们的吸引力,前三个回答则显示,工作就宛如毒品一样,工作狂们不能戒除。工作对工作狂而言,类似于毒品对吸毒者、酒精对酗酒者、网络对网瘾者……

  这一点,也反映在工作狂的英文词汇“workaholic”上。这个词是美国一个名叫维恩奥茨的教会辅导员所创造的,词根“work”即工作,而词缀“holic”则取自“alcoholic(酒精上瘾)”,显然,在维恩奥茨看来,工作上瘾和酒精上瘾有异曲同工之处。

  有趣的是,维恩奥茨就是一个超级工作狂,他把多数时间花在办公室里,工作时连家人都不见,也从不和妻子儿女去度假,但最后后悔了,于是写了一本《一个工作狂的忏悔录》。这本书的大概意思就是前面的第5个回答。维恩奥茨一直将事业视为最重要的人生目标,但他后来明白,他这样做是一种逃避,因为他惧怕爱情和家庭,他不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好这些比工作更复杂的问题,于是逃避到工作中去。

  工作狂坦言不会休息

  在一家美资IT公司工作的Lily(化名)自认为是工作狂,她今年29岁,是这家外企在中国区的一名中高层经理。她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是公司出了名的,以至于同样是工作狂的上司会叮嘱她说,请注意休息,但她发现,自己不会休息也不愿意休息。

  “在美资公司,如果你想成为精英,必须每天一大早起床,吃完最简单的早餐后,一天的工作计划已成竹在胸。去公司的路上,我已开始打电话,一天打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电话都很平常。没有正常下班的概念,要主动加班。每天要用黑莓手机处理几百个邮件。无论去哪里,都必须随身携带一个IBM的T系列笔记本电脑。我的工作时间一多半都在出差,坐在飞机上,我都会打开电脑,处理我的各种文档。”

  和其他工作狂一样,两天不工作,Lily就会慌,就会有隐隐的头疼。她承认,其实她对工作也不是太有兴趣,她只要忙就可以了,因为一停下来,一些本来不愿想的事情就会从脑子里冒出来,这时她就烦,“头疼应该也是因为这些事吧。”到底是什么事呢?Lily犹豫了一下说,都是感情方面的事,她不愿多谈。

  工作狂更容易罹患疾病

  Lily的这种感受在46岁的刘先生身上也有体现。他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工作狂。他说:

  我差不多每天就睡4~5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忙碌。可以说,我只爱工作,我现在还是单身,想亲近我的女人不知有多少,但她们最后都受不了我是个工作狂,她们会说,我太忽略她们。我的收入不错,收入就是对我的拼命工作的奖励,拿到丰厚的钱的时候,我特别有满足感。有时,我也会闲下来,但一发觉没事可做,我就会觉得特别焦虑,而且还发现好像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都突然膨大了很多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种感觉很不好受,所以我会立即忙起来,一忙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工作狂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据统计,在过去10年中,美国的工作狂增加了五成,日本增加了七成,在中国也增加了至少四成。

  工作狂多是A型人格,这一人格的特点是:一、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二、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三、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四、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极多的工作;五、终日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不知道放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A型人格也的确更容易适应现代社会,相对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就,但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譬如,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患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

  工作狂渴望得到外部的认可

  工作狂是怎么炼成的?这和他们太渴望得到外部的认可有关。外部认可分两种,一种是别人的认可,一种是外部事物即金钱和升职的认可。

  最健康的人具备内部评价体系,他可以自己认可自己,于是对获得别人或外部事物的认可不怎么热衷。他自己知道自己有价值,所以他的内心很稳定,很安宁,所以不容易焦虑,也不容易老被焦虑驱使着去追求成功。但是,工作狂的内部评价体系一般比较弱,他们不管看起来多么自信,他们有的其实只是外部评价体系,就是必须获得别人的认可,必须获得金钱和升职等很具体的认可,他们才会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工作狂还有一个特点:他们可以比较好地应对工作,但却对亲密关系束手无策。要想处理好一个亲密关系,一个人必须懂得自己的情感需要,也能懂得对方的情感,但这对狂热追求外部认可的工作狂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难以完成的挑战。所以,他们的亲密关系常常是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的亲密关系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作狂的逻辑。他们感受到,亲密关系是一个难以对付的难题,他们不愿意对付,想逃避,而工作就是对失败的情感的逃避。很多工作狂都会说:“我对生活和感情不感兴趣,我只对工作感兴趣。”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工作越狂热,亲密关系越容易出状况;亲密关系出了状况,就对工作更狂热。如果一个工作狂觉察到了自己的问题,感觉到工作与家庭生活严重失衡,并想改变这一状态,然后,慢慢放下对工作的执着,并积极面对他们一直不大愿意面对的感情生活,才能最终在工作和感情之间达到平衡。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