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职场心理

没有任何借口

2019-05-08 09:03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美国的二战英雄巴顿将军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所谓忠诚,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

  巴顿将军的母校西点军校,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军校。在其200多年的历史中,为美国培养出大量的军政人才,其中包括3位总统、5位五星上将以及3700多名将军。此外自二战以来,该校还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上万名高级管理人员是西点的校友,其中包括1000多名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5000多名总经理和董事。

  作为一所军校,能培养出如此众多的军政和商业人才,简直是一大奇迹。西点军校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它始终把"没有任何借口"作为校训息息相关。学员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一直被灌输"没有任何借口"的思想。遇到军官问话,学员只能从四种回答中选择一种:"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没有任何借口"的悠久传统,促使每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为失败寻找任何借口,哪怕是合情合理的借口。

  毕业于西点军校的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说过:"没有服从就没有执行,团队运作的前提就是服从。我们要的不是和领导作对的员工,而是服从领导决策,能第一时间完成任务的员工。"

  "员工的天职就是服从执行。"这是刻在美国UBC公司培训室中最醒目的警句。听起来这很容易,并且理所当然,但执行起来却是格外困难。

  管理大师彼得o德鲁克曾给一家公司做培训。他让5名主管把手下员工都叫到办公室,分别对每一个人说:"帮我查一下百科全书,把XX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刊登在明天的报纸上。"德鲁克跟主管们打赌说,没有员工能不提任何问题就去执行。

  果如其言,没有一个员工立即执行,而是向主管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他是谁呀?"、"你为什么要刊登他?"、"什么时候要?"当主管回答了员工的问题后,员工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边上网聊天,一边漫不经心地查着资料,最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回来对主管说:这个人的生平资料太难找了。

  说到这里,让人想起了一名美国普通士兵罗文的传奇故事。

  职场经典:把信带给加西亚

  世界上曾流行着一篇短文,它最早出现于1899年的《Philitine》杂志,原作者是美国出版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后来被戴尔卡耐基收录在自己的一本书中。再后来这篇文章又以小册子的方式流传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它的译本。

  据说在日俄战争的时候,俄国士兵们都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如获至宝,就把它译成日文;在天皇的命令下,日本政府的每一位公务人员、军人和老百姓,都阅读并收藏了这篇短文。

  直到今天,一本同名书籍又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书籍之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对一篇短文如此钟情?

  这篇令人失魂落魄的短文,有一个古怪的标题--"把信带给加西亚",文章是这样的: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物当中,有一个人让我最难忘怀。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急于与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当时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者打电话给他。美国的麦金莱总统必须尽快获得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麦金莱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麦金莱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年轻人要有一种敬业精神,对于上级安排的任务,要立即采取行动。

  海默锐评

  目前,《把信带给加西亚》全球已发行了上亿册,对历史上任何作者来说,都是破纪录的。这个关于罗文送信的故事十分简单,但在这个故事中,细心的哈伯德发现了一个"亮点",也就是说,当罗文接受任务时,他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这就是罗文最大的魅力所在。

  罗文是一名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只有一个信念:把信送给加西亚!这个任务比个人生命更重要!当罗文凯旋而归时,麦金莱总统对罗文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任务!"

  企业家选择罗文这样的员工,就是选择卓越。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