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职场心理

你的快乐是为你自己

2019-05-05 08:26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有句话说得好:“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我们认真的想一想,人的一生的生活无非就是一个心情的问题,有了一个好心情,才会有一个好人生。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呢?下面几个思考方法你可以试一试。

  一、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待事情的态度

  人有时是很脆弱、很无能、很无助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事情是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无论我们多么不情愿、多么不高兴,甚至是多么愤怒与不满,该发生的事情还是照样发生了。

  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知道后,就马上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这位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值得高兴;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值得高兴;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被盗绝对是一件不幸的事,但是,罗斯福却找出了感谢和庆幸的三条理由。所以,如何在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在消极的环境中看到积极的因素,在茫茫的黑夜里看到希望的黎明,在凄风苦雨中看到美丽的彩虹,这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在职业生涯中,谁都希望得到提拔、加薪、重用的机会,可是,太阳天天都从自己的头顶经过也是不现实的。如果这次提拔没有自己的份儿,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怎么办?与你一起来的同事小王被提拔了,你可能会愤愤不平,他有什么能耐,不就是会拍马屁吗?上司真是有眼无珠,不识泰山。于是,你从此消极怠工,得过且过,该干的也不干了,业绩越来越下降,整天一脸怨气,牢骚满腹,一幅怀才不遇的痛苦状。几个月之后,你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你的上司看到你这幅德性,心里想:哎呀,幸亏没有提拔他,看来这个人真是不行!你的所作所为给上司终于找到了不提拔你的理由,你用自己的切实行动证明了上司的决策是多么地英明和正确!

  二、发现事物美好的方面

  三、只看自己拥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就是因为这些人只看自己没有的,不看自己拥有的。

  使自己快乐的最佳途径,就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而不要整天只看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实际上,忧愁和快乐只又一步之遥,就看你拿什么心态去面对。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就像一群猴子爬树一样,往上看,你看到的都是屁股;往下看,你看到的都是笑脸。关键看你怎么看,怎么比。向上比,人比人气死人;向下比,人比人乐死人!

  在台湾,黄美廉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她出生时因为一些意外而患上了脑性麻痹,在六岁之前,全身的运动神经和语言神经受到伤害,面部畸形,口水还常常不停地向外流,而且也失去了发声讲话的能力,在旁人的眼里,她就像是一个丑陋的怪物。但黄美廉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小学二年级时,在老师马怡江的启发下,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确立了当一位画家的志向。中学毕业后,黄美廉分别进入了洛杉矶学院和加州州立大学修读艺术,身体的残疾丝毫没有打败她的信心,反而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在付出比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之后,黄美廉最终获得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而她的画展也轰动了世界。

  有一次演讲会上,一个中学生问她:“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难道从来都没有过怨恨吗?”

  在场的很多人都责怪这个学生提出了这么不敬的问题,担心黄美廉难堪和受不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不能说话的黄美廉嫣然一笑,十分自然地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这么几行字:“①我好可爱!②我的腿很长很美!③爸爸妈妈那么爱我!我会画画,我会写稿!④我有一只可爱的猫!⑤上帝这么爱我!⑥还有……”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声在学生中经久不息。

  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知道自己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谁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不知道自己幸福的人就是最不幸的人。

  四、不要陷入“精英”围城

  不必处处要求别人的认可,如果认可来临,你就坦然地接受它;如果它没有来临,你也不要过多地去想它。你的满足应该是在你的工作和你的生活本身,你的快乐是为你自己,而不是为别人。

  有句格言说得好:“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职场中,保持心情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东西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东西减少它。如果你能做到,我保证你天天都是一个快乐的人!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