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职场心理

职场:背后说人坏话心理有病

2019-07-29 09:04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什么样的职员最不受老板待见?11月12日《北京晚报》的报道上,“搬弄是非”者名列榜首。其实,多数街谈巷议往往无伤大雅。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与闲来无事时“嗑瓜子”一样的简单而有趣。然而,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的闲话却像瓜子中的“ 臭子儿”,不小心吃到一粒,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十足败坏了兴致。

  说闲话是一种交往方式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飞短流长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这也说明了闲话的存在有其必然性。闲话本身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信息得以传播的一种方式,日常生活中的闲话可以推动我们社会化的进程,使我们逐渐被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标准浸染和影响,成为一个被社会接纳的成员。

  对普通的个人来说,闲话能满足我们被关注的心理需要,同时能获取友谊、满足亲密交往的需要。“嚼舌根”让我们有机会过度分享第三者的秘密,因为对他人生活秘密的好奇是人的天性,一个掌握众多“猛料”的人往往能吸引很多的听众,使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从而让普通人也能充分享受被注意、被尊重的感觉,也有机会对生活中不愉快的体验做一下补偿。同时,在说者与听者分享别人的秘密时,两者的关系得以促进、友谊得以增长。

  专说坏话心里有结

  对于那些专门揭他人之短、传他人之私的“长舌妇”或“大嘴巴”而言,搬弄是非往往是他们心存隐疾的表现。从精神分析理论来看,乱嚼舌根儿与谩骂他人的心理基础类似,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攻击行为。嚼舌者常常有意无意地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衣:比如办公室里某个长舌妇,常常会借口“给你提个醒儿”,告诉你某某曾说过你的坏话,某某心术不正。这种人性格中“超我”(或称“良心”)的部分不够完整,他们很难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能对受伤害者产生同情,却往往以他人的痛苦和不幸为乐,借此衬托自己才能和道德上的优越性。

  然而,嚼舌之徒往往不乏听众。其实,攻击性是人性的一部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只不过普通人的人格中还包含着社会化与良心的成分,不允许其直接做出过分伤人的行为,所以听坏话成为间接满足攻击性的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最喜欢看到那些比自己强的人物走霉运,因此捕风捉影的花边新闻总在报端长盛不衰。

  大嘴巴没有真朋友

  尽管听众不少,背后说坏话者仍然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友谊发展中的秘密分享,既包括前期与别人分享第三者的秘密,也包括更进一步暴露自己的秘密。然而,那些爱嚼舌根者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秘密,所以即使获得友谊,也是浅层次的。不仅如此,许多人听完天花乱坠的闲话后,会生怕自己也成为此人所咀嚼的“猛料”,从而对其退避三舍。

  其实,要消除这种人际“毒瘤”,最好的方法就是被说者不生气,听说者不凑去听。苏格拉底在得知有人在背后中伤他后说:“他就是想让我生气,我偏不生气。”这样一来,借由中伤他人达到自己龌龊目的的人就失算了,相当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另外,这种人如果没有听众来强化他们的行为,自然也会失去了搬弄是非的劲头。谣言止于智者,这话值得大家牢记。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你的职场人生将会如鱼得水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