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职场心理

遭遇职场“大忽悠”怎么办?

2019-07-16 09:07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对“皇城根儿”的“北京大爷”的抱怨,我听到过好几次。抱怨的项目通常是:爱吹牛——不经意地批露自己认识大官或大企业家,并暗示或明示自己能够运用和这些VIP的关系,搞定别人搞不定的事;好揽事却不负责任——口头禅是“包在我身上”,然后就不了了之;没有时间观念——永远不要期待他们在规定时间内交出该交的活儿。之所以抱怨,是因为吃过他们的亏,一不小心把事情真的交给这些不靠谱的主儿了,然后自认倒霉,花九牛二虎之力忙着擦屁股,并发下毒誓:再也不相信这些不靠谱的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职场人的面相会随之变得混浊而复杂,这些不靠谱的“大忽悠”应该为些担负起部分责任。

  当然,“大忽悠”绝对不是“皇城根儿”的特产。在被认为“更具专业精神”的上海,我也被不靠谱的人“忽悠”过几次。一位看上去挺诚恳并且宣称自己有写作热情的撰稿人为了不交一篇稿件编了十几个理由,先是因为在跑步机上摔得小指骨折了,后来则是手机掉在马桶里,联系不到我,再后来是被领导临时发到外地出差,再再后来是换了工作……我在最后一两次致电给她,佯称“追稿”时,已经完全是抱着试验心态外加好奇心理——这次又是什么奇遇呢?真是可惜了这个人才,以她编故事的能力,完全能够成为中国的斯蒂芬·金。

  有意思的是,这些不靠谱的职场人,永远都有办法找到一份靠谱的工作,并且都活得很滋润,就算是频繁地换工作,也常常给人意想不到的惊诧。一位以光说不练闻名的“海归”在换了几家公司后,最近又以某欧洲公司驻华代表的头衔出现在社交圈,而且又搬了个更贵的公寓。她的“忽悠”经典是,面试时被要求写的“行业展望与新机会”之类的方案,是委托一个熟人代劳的,而非常不走运的是,她的熟人又是个爱吹牛的大嘴巴。

  更有意思的是,就算是明明知道有些人被公认为“忽悠”,总有一些职场高手愿意充当救世主,挽救这些带有明显人格缺陷的“人才”。不是说天才都有弱智的一面吗?同理,被贴上“忽悠”标签的人很可能都是人才。虽然这个逻辑犯了“天才都有弱智的一面,而弱智未必有天才的一面”的错误,但救世主们往往是主观坚定不容置疑的。最近我听说一位以行为不检点——经常发生错拿公司“样品”之类的小失误——着称的公关广告界人士,又成功地转到一家很靠谱的美国公司工作,而且谋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位。招他进来的人,正是业界很受尊敬的一位资深人士。怎么你们都觉得他是“忽悠”吗?告诉你,在我面前,他就偏偏不是。气死你!工作上被肯定得多了,烦!也想体验一下感化别人的快乐。就像《辛德勒的名单》里的德国军官一样,杀惯了囚犯,就想体验宽恕囚犯的快乐。

  对此我的推测是,也许被贴上标签的“忽悠”们是选择性“忽悠”,利害关头,他还是能够表现出“靠谱”的言行的;人有很多面,我认识的他只是他“不靠谱”的那面。但也有人认为,是因为中国市场太大,人太多,就算打一枪就跑,也够“忽悠”们活一辈子的了。哪种原因更靠谱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眼下的中国职场确实能够容纳得下这么多类型的人,专业的,靠谱的,不靠谱的,忽悠的,一本正经的,不太正经的……从而让职场话题生生不息。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你的职场人生将会如鱼得水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