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职场心理

35岁,“职场老人”多无奈

2019-07-12 09:17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上海已领先一步跨入了老龄化社会,与此对应的却是职场对35岁以上“老人”的冷漠,尽管那些“老人”在白发沧桑的人看来还只是些年轻人。在残酷与机遇并存的职场,35岁赫然是年轻和衰老的分界,是所谓“吃香”和“失落”的分水岭。35岁究竟是什么样的年龄?难道对日新月异的职场而言,一过35岁真成了昨日黄花吗?

  35岁一族:不能造假的年龄

  一边是企业在无情地摇手:“你老了,走吧。”,一边可能就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没有工作,怎么生存?35岁一族的日子总有很多的难言之处。阿东36岁从某机械厂下岗,本以为凭自己的手艺完全可以找到工作的,可在转了几次招聘会因年龄而碰壁后深深失望了,“要说能力,我绝对自信,厂里的机床我都能收拾得服服贴贴的,只是厂子效益不好我才下的岗,本想技术工完全能在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的,可没想到在年龄上卡了壳,这年龄啊不像文凭,还不能造假。”

  年龄和皱纹在增加,蓝领们生活艰难的感慨在增多,渐渐“上了年纪”的白领们也开始遭遇困惑:什么时候身边年轻的同事开始越来越多了?出去唱歌我只会那几首老歌,自己听了都没意思;“泡吧”一会儿就瞌睡;万一哪天和谁一样被老板炒了,我还能找到工作吗?“最怕被炒”成了35岁“大龄”白领的普遍心态。

  35岁,无论蓝领还是白领,客观职场环境的苛刻加之主观心态的苍老,生活在变老,职场之路也变窄、变没了。职场的压力,世间的无奈,此刻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用人单位:纯粹为了工作需要

  出于同情弱者的本能,用人单位的说法常常要遭至些口诛笔伐,不过许多单位的确也有些苦衷。一位人事主管说,“我们的要求是年龄在35岁以下,只是纯粹为了工作需要才出此规定的。一些行业对年龄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招聘主管人员和一般技术人员的要求在35岁以下,而招基层人员在30岁以下。一些所谓'青春饭'行业对年龄限制更严格,你总不能让一个老太太当前台接待吧?”

  “35岁以上的大龄员工虽然经验丰富,但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提高就比年轻人差远了。我们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利益,至于他们的生存,我们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社会总有接纳他们的市场的。”一位公司老总十分坦率地指出问题的关键。

  商人重利轻别离,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人要赚钱,商人的企业自然是无情的,没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养你到天荒地老”,也没有丝毫“哎哟你上有老下有小不容易”的“怜香惜玉”,只好被抛向无情的市场。千篇一律的“年龄:35岁以下”的招聘要求又会一次次地打击那些“职场老人”们,只能徘徊着思考:我的饭碗到底在哪里?

  “企业在用工中设置年龄限制本身是违法的,是对大龄就业者的歧视。依据我国《劳动法》有关规定,男女从16岁开始,男同志到60岁,女同志到55岁,都有平等的劳动权和生存权,”某政法大学教授首先指出了这种“35岁现象”泛滥缺乏法律支持。

  值得强调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是造成“35岁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不片面否认其存在合理性的同时,更不能忽视某些企业的“一味起哄”与赶时髦。我们只有不断加以规范和引导,才能使“35岁现象”更趋于理性和科学。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你的职场人生将会如鱼得水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情绪管理治标与治本之道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