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惩罚孩子也需要人性化

2019-06-13 09:15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早先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一篇小文,也不记得是哪个国家做的一个调查,是有关惩罚孩子的。具体数据也记不大清楚,只是调查显示,收入低的家庭孩子挨屁股的几率要比收入高的家庭孩子挨屁股的几率高。而且收入越高孩子挨屁股的机会绝少,甚至没有。举的例子说,收入低的穷人家好像惩罚孩子的手段只有孩子的屁股,收入高的家庭相对的家长的惩罚手段可以是没收孩子的游戏机,关掉他们正在进行的网络游戏,强行取消他们别的一些娱乐项目等等。甚至有些富人根本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就很少,更谈不上打孩子屁股。 前阵等车,无意听到一对夫妻在做教育孩子的闲聊,说起体罚孩子,妻子说现在很少有家庭会打孩子。想想好像也是,记得刚结婚,住过一年过渡房子,一个几排平方组成的大杂院。其中一家孩子7、8岁。那家妻子没有工作,丈夫好像是部队转业,文化似乎也不是很高,老婆在农村刚随他出来。儿子看起来很聪明,也极其的顽劣。平时在邻居家用个弹弓敲坏人家一块玻璃,门前的自行车上班才发现莫名其妙的被放了气。后来的这些种种恶作剧几乎都是那个孩子所为。

  学校的表现也是很差,好像每次家长会回来和有证据证明他在邻居那里造成严重后果的恶作剧,小孩子就会遭到父亲的毒打。其实有很多时候看到那个孩子一些令人讨厌的恶作剧也是觉得恨恨的,可是看到他挨打却觉得他很可怜。特别是大杂院的一对老夫妻,每次听到那个孩子被打只要在家就会急急慌慌的去敲门阻止,虽然他们也受到过那个孩子的害!

  总之每次看到那个父亲近似虐待似的打孩子一直都在想:将来我如果做了母亲绝对不会这么体罚我的孩子!只是在那会这么残暴体罚孩子的好像也不止他们一家。后来这样的想法一直坚持到小东西一两岁而已:因为一两岁的小东西好像还不大知道反抗。

  以后在小东西长大中,开始学会撒谎时就忘记了曾经的那些拒绝体罚的“誓言”,也曾经学着别人那些很残忍的手段体罚过小东西,只是发现体罚得到的效果却很不明显。有不少的老师朋友,包括我的父母都是绝对不提倡体罚孩子(父亲一直没打过我和小弟的)。之后开始改变着,后来证明鼓励和用些人性化的惩罚手段效果竟然很明显。曾经的那些“哪个孩子不挨打”“棍棒下面出孝子”越来越发现不大适应现在的现实。

  前阵弟媳因为点小事情对小侄子体罚好像也挺厉害,小侄子极其倔强,即使有错也绝对不承认!惹到弟媳的后果就是受到皮肉只苦。现在的小孩子好像早熟也知道深沉似的,小侄子受到体罚的第二天几乎哑言:任何人的招呼他都不回应,眼睛也有些发直,当然的家中户外都是面无表情。母亲很怕,找各种哄他开心的理由,小侄子也只是第三天差不多才恢复正常。因为附近有家孩子在父母经常性的体罚过度中孩子的心理发展已经呈现着不健康不健全。

  最近一次,弟媳又是很厉害的体罚小侄子后,小弟上班又远,一周才会回来一次,母亲觉得是该和小弟“说说清楚”的时候了。

  其实就好像前面说的,说收入和体罚孩子的关系可能是几率稍微的明显些而已。不过低收入家庭不体罚孩子的一样有很多。孩子有错可以惩罚,但惩罚不是和虐待似的毒打联系在一起的。让孩子改错是目的,只要可以达到目的多些人性化不是更好?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成为心理咨询师,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