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哄不了孩子就报警:巨婴父母究竟有多可怕

2019-05-20 09:32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能做的事,因为你替他做的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

  01

  孩子在路上哭闹,你搞不定怎么办?

  有人说:有问题找警察。

  这就真的有一位宝妈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孩子因为不肯坐安全座椅,哭闹不停。

  她哄了一会儿,发现自己搞不定,竟然想到让市长帮忙解决,果断打了市长热线,结果建议她求助保险公司。

  想当然保险公司也不负责哄娃事务,但还是热心的提了个建议:“你可以请个代驾”。

  可是请代驾要花钱不说,最后还是得自己哄娃,那谁来负责?

  于是她想到了警察叔叔,有事就找警察帮忙。

  她就连打5次110报警求助甚至还投诉。

  民警最终没办法,还是把她送回家,但她却不依不饶,回家上微博给公安局写“感谢信”。

  但其实字里行间都在表达对民警的不满:“指挥中心两次挂我电话。”

  “辖区警察跟我说,你自己当妈的都哄不好,我们有什么办法?”

  甚至她认为自己有事情找警察寻求帮助多么正当、多么合理,他们竟然态度不好,心想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委屈”,也让这些民警受到惩罚。

  但却收到公安局的微博信息:“请善待110报警电话,谢谢!”

  气的她怒怼回去:“遇到哪些情况下我才能报警呢?在遇到杀人放火的时候吗?”

  而这则信息迅速引起网友的关注,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在这样的父母教养下得有多么可悲。

  毕竟“巨婴式”的父母太可怕了,他们虽然身体上已经成年,但却仍然保持着婴儿的心性,是并没有完全挣脱脐带的大人。

  他们一直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以为只要我哭,就有吃的,只要我要,你们就得给。

  02

  “巨婴式”父母以自我为中心

  武志红曾揭露道:“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

  而这些“巨婴式”的孩子拒绝长大,即使升为父母,也仍然只能看到自己的需求。

  因为他,我差点难产死掉;早知道他不听话,还不如当时掐死他。

  你能想象这如此丧心并狂的话语,竟然出自这个孩子单亲妈妈的口中。

  她毒打4岁儿子,打到鼻青脸肿,伤痕累累,连生殖qi都打肿了!

  看到这张照片,真是心疼的要死,这哪是亲人,简直是仇人。

  在他们眼里,依然是以自己为中心,依然认为世界应该围着她转,甚至理所当然的认为都是别人的问题,而与自己无关。

  你能想象到父母竟然为了一张逃票,就把七八岁的女儿扔在火车站自己跑的无影无踪吗?

  10月7日,泰州火车站出站口处,一名七八岁左右的女孩独自哭泣,而她的母亲已经出站,不知去向。

  最终利用女孩的儿童电话手表,民警联系上了孩子的母亲孙女士,不过,她的一番话让大家目瞪口呆:“你们不是会扣人嘛!我女儿不要了!”

  即使民警让她来接女儿也被拒绝了。

  在民警长时间劝说下,孙女士最终来到现场带走了孩子,还辩称:

  那么多漏票的不查,为什么查到我们呢?

  她认为他们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认为别人都一样的逃票,却偏偏抓住自己,这是在欺负自己,根本就不公平。

  这些“巨婴式”的父母,正在不断的伤害孩子的内心,甚至他们根本不管孩子的好坏,只要自己。

  03

  如果孩子要远嫁,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办?

  在河南郑州,因为女儿谈了外地男朋友,在考虑远嫁的事,一个年逾六旬的父亲,骑坐在7楼的窗台上,情绪激动,甚至要跳楼。

  然而周围邻居和消防人员苦苦相劝40分钟,都没有阻止他从7楼纵身跳下。最后,头部着地的他,不幸身亡。

  据说,这位老父亲前不久退休,一直将女儿视为珍宝,但女儿却要和外地男朋友谈婚论嫁,不想留在自己身边。一时想不开,就选择了轻生。

  他们是很爱孩子,甚至爱到失去自我,但是这种爱却让孩子感到窒息,他们也是一群“巨婴式”父母。

  知乎网友@斯坦曾说过自己的经历:

  不是我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我。恨不得上大学都陪读,离开家去哪都跟着。

  租房子也不允许我选,想了解我的全部动向,想远程遥控我。

  想附身在我身上从头再活一遍,我无比渴望兄弟姐妹,不要天天盯着我,不要过度保护我,不要恨不得替我去活。

  其实他们自以为的爱根本不是爱,而是控制,他们更爱的是自己。

  他们剥夺了我可以长大的机会,并且用我的生命去验证他们的想法。

  他们让我失去了作为自己人生的主宰,我多么想真真正正地活着。

  女性作家赵婕曾说: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然而很多“巨婴式”父母,他们看似成人,但内心仍是小孩子,害怕失败,控制欲极强。

  希望孩子事无巨细的听自己的,认为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是他们不想失去对孩子的控制,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是自己的私有物品。

  更可怕的是“巨婴式”父母很可能养出“巨婴式”的孩子,而这种情况还会继续恶性循环。

  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的儿女其实并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而是因为他们渴望见到这个世界而选择出生的。

  他们是借助我们而来到这个世界,是在我们身旁,但却不属于我们。

  我们可以给予我们的爱与关注,但却不是要强加给他们我们的想法,因为他们是独立的生命,有自己的想法。

  04

  “巨婴”的背后站着溺爱他们的父母

  最近看到一则视频,因为母亲不放心孩子,千里迢迢来陪读,却没想到竟然丧命于自己最爱的儿子手中。

  其实在母子二人发生冲突时,周围人听到了争吵、追赶、哀嚎声,但直到母亲去世,也没有听到任何的呼救声。

  其实她在老家还有一个8岁的女儿,但这都比不上儿子,所以即使上了大学,她还是决定租房陪读。

  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她还在小区里的超市找了份工作。

  这天,她出门前很高兴,还笑着和同事打招呼,没想到,15分钟后,在离自己工作不远的路口,她被迎面碰上的儿子挥刀相向。

  但一直到死她都未开口求救,有人猜测她被吓坏了,也有人猜测她不相信儿子真会杀死自己。

  但更多人却选择相信如果她一喊救命,自己得救了,但儿子持刀伤人的事就会曝光,这辈子就彻底完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宁愿默默忍受儿子的杀害。

  听超市的同事说,母亲平常不怎么花钱,十分节俭,挣得钱几乎全部给了儿子。

  她毫无保留的付出,换来的,不是孩子的感恩,而是他的心安理得,甚至拔刀相向。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就像在中国传媒大学制作短片《巨婴》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问题家庭的教育模式。

  三口之家,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是冷漠,母亲对儿子的要求都会满足。

  后来父亲的意外去世除了让家庭变得拮据外,没有给家人带来太大情感波动。

  儿子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私地向母亲索取钱财。

  母亲为了满足孩子,掏出了肾脏,让他去换取想要的东西。

  最终,母亲因为失血过多,永远地沉睡了。

  孩子没有伤感,甚至没有发现母亲已经离去,嘴里只嘀咕着责怪母亲为何还不做饭。

  最后儿子生活不下去,竟然选择又钻回妈妈的肚子里去了。

  在这些巨婴眼里,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他们已经习惯了你为他的付出,而一旦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就会恶语相向甚至挥刀而至。

  他么还认为这一切都是你的问题造成的,不过确实如此。

  正因为父母的溺爱,才把他们养育成了巨婴,让他们失去了感恩的的心和责任心。

  当然也毁掉了这些孩子的一生,甚至我们的下一代。

  所以,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能做的事,因为你替他做的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