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心理培训

精神分析笔记四

2019-04-03 09:20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我高兴地看到你们手头上有这本《拉康》,不过它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英国人为了适应其社会和文化,在翻译时作了扭曲,所以这是他们对拉康的理解。当然我在谈拉康,如果拉康活着,他也不会同意我的某些理解。你们翻译成中文,也会有扭曲。

  拉康写《超越现实原则》,是根据自己的分析经验和Husserl的现象学方法。但是Husserl很少谈语言,所以拉康是根据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问题。法国在战后存在一个后Husserl运动,着重于语言。Husserl只讲意愿(intention)。

  拉康认为弗洛伊德创造了革命,同时也认为在某些问题他没有掀起革命,并有他的问题。请大家注意,这时的拉康属于IPA,而在后者中大家都认为弗洛伊德全是对的。

  Husserl关于意愿的观点:人说话时有意愿,但不知道这一意愿。此与弗洛伊德相合。

  Intension:收缩——超我

  Extension:延展——谈论父母等人——内化而转到上面的超我。

  拉康强调社会关系,这又与马克思强调上层建筑有关,我推动了extension。

  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他认同于某个人,但却不自觉。

  性的好奇是(在对于)所有东西的好奇的背景下出现的。当然二者的关系不能够马上讲清楚。弗洛伊德说人生下来就有性的好奇,吮奶也是性的兴奋,这引起了奥地利、德国、法国等国的公愤。

  对于一个言说的主体,存在着许多的意愿:惩罚、展示、攻击等等,这些都是意识的。他不能意识到的是对引起这些谈话的社会环境的认同。

  (听众:拉康的风格是不是法国人的浪漫风格?)法国的风格是精确的风格,是笛卡儿的风格,拉康的风格是他个人的风格。之所以有拉康的风格,是因为治疗的结束是很复杂的事情,不能够用一个词来解释。在法国,人们曾习惯地将compleque(复杂性)说成comme chinoise,而现在则说成comme Lacan。

  这一复杂性在于分析的经验:作为被分析者,不要去想说的是什么意义,自由地想和说,说出自然而然地到达脑子中的东西;分析学家也是自由地倾听,不管其意义,处于一个悬置判断,将言说的东西打上引号。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言说的意义。

  象征性——符号——言说中总是用成语式的惯用语表达意识的意愿——其背后认同于某个人——是哪个人?——既不是具体的也不是抽象的——他不知道是谁——此人说你好/你不好,你该做/你不该做——超我。

  人格主体的划分/切分。

  Je——第一人称,单数,主格——(语言)主体——langage语言

  Me——第一人称,单数,宾格——自我——image意象

  主体——言说的主体

  自我——想象中的自我

  有一个弗洛依德的佚事:弗洛伊德的一个患者读过弗洛伊德的书,很了解弗洛伊德学说,在一次分析中说“我晓得你在想什么,你认为我刚才说的人是我的母亲”——这凸现了一个具体的人——“但我自己并不认为我讲的是我母亲”——他只有通过否认才认识到是他的母亲。

  所以,拉康说,压抑与压抑的解除是同时的,意思是否认的时候既是压抑也是压抑的解除。

  此言说中充满了感情,但不能被认识;通过否认而认识,实现了感到理智的转化。

  上述的佚事中是内化了母亲在讲,在内部对他讲。

  超我不等于大它(A),不过现在不是讲二者关系的时候。也许可以稍稍说一下,拉康提出大它(A),是感到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有局限,从而提出批评。弗洛伊德的革命在于重视社会环境和认同。超我与A的关系是一先一后的关系,就象法国农民从来不会将犁放在牛的前头,我们也不要将A放在超我的前头。

  写作《超越现实原则》之际许多法国人反对弗洛伊德,所以当时拉康只讲超我,向法国介绍弗洛伊德的革命(也许目前的中国也处处于类似的情境)。拉康同时也引入Heidegger,还向一个俄国人科热夫学习黑格尔。而当时许多法国人还沉浸在笛卡尔思想之中。

  拉康将意象与认同连在一起,批评了当时的心理学家,后者认为相对于现实性而言意象是虚假的、消极的、无用的、没有意义的。拉康说意象是积极的。

  心理学家听患者讲梦,因为它是虚幻的,于是说“别讲了!”,而精神分析学家则说“讲吧!”

  例如,一个人说他的母亲想找一个男人睡觉。心理学家就认为此人是重性精神病,而精神分析学家则要他继续讲下去,这既是内心在讲也是内心的母亲在讲,由此情绪得到渲泄和翻译。所以理智的作用也重要。

  Verneinung一文在法语中有25个版本。

  Traduir——翻译

  Trahir——背叛

  (听众的联想:翻译——反义)

  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不能用一般理论来分析,否则可能造成压抑。这好象一个读了医书就说自己是什么病——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听众:我我在霍老师那里做分析说时到“大地”,霍教师重复了这两个字,我当时想到母亲,但心里不接受。现在接受了。)这也需要具体分析。在法语中la mere(母亲)——la mer(大地)——la terre(海洋)。

  1938年我才3岁。所以我先在读拉康此文前就找书来了解当时的环境,认同拉康,但这样的认同是局部的认同。

  同样的,患者未开始讲之前双方都不知道,只存在双方的无意识中,;这构成了奇妙——游戏。

  戏剧化外化:戏剧演出中演员认同、扮演一个角色,之后就不是。分析中通过分析他可以扮演其母亲,是讲出来之后才认同的。

  面具:所有来接受分析的主体都是面具化了的。通过言说将内在的面具外在化,从而主体与面具拉开距离。抛丢面具,丢了面子。

  Derober,躲避。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