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职场心理

国人越来越没耐性

2019-07-04 09:22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驻足街头,看着眼前如快镜头般闪过的身影,你不得不相信,“忙”并不只是借口或口头禅,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的确让时间变得越来越“金贵”。于是,人们开始习惯了“预订”,厌倦了等待,耐性这种“好品质”似乎正在逐渐淡去。

  一半人会在15分钟内催服务员上菜

  “现在人们的耐性,真是越来越差了。”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毫不迟疑地道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快餐文化”风行全世界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个时代,似乎人们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等待。吃饭要快、跳槽要果断,甚至结婚或分手也要速战速决。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等人曾做过一项包括8618个样本的耐性调查,其数据显示,在外就餐时,49.65%的人会在3—15分钟内催促服务员;在银行或电信营业厅等待时,42.39%的人只能坚持15—30分钟;32.10%的人等公交车时会变得烦躁;30.39%的人在超市排队太久会考虑不再排队或更换队列。

  在2005年,还有一项针对推销接受程度的调查,其中,60%以上的人表示,之所以不接受推销是因为怕浪费时间。一位超市推销员在对比七八年间公众的接受程度时,不由感叹:过去,大部分人都能停下脚步认真填写街头问卷;如今,有时候“您好”两个字还没落音,对方就会皱着眉头匆匆离开。

  耐性差来自内外双因素

  什么让人们失去了耐性?黄升民的调查中:40.28%的人归咎于规则设置不合理,21.58%的人认为社会飞速发展催生了浮躁心理,13.01%的人认为这是社会压力太大造成的,7.47%的人认为这与“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观念有关,另有6.05%的人认为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

  然而,俞国良的看法却与上述结果略有差异。他认为,人们变得缺乏耐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浮躁心理、社会压力、慢不下来的生活节奏固然都是助力,但毕竟只是外因,从内部因素来说,人们生活态度的转变才更关键。现代人太过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几乎抽不出时间来修身养性,在他们的生活格言中,永远都是“追追追”、“快快快”,像被鞭子抽打着,似乎想停也停不下来。

  “说得严重点,与现在人们道德素质的普遍滑坡也脱不了干系。”俞国良说,“在红灯前依旧横冲直撞的人,你可以说他是在赶时间,但藐视规则、修养缺失也是原因。”

  俞国良认为,不耐烦有传染性。当一个人等不及开始催促服务员上菜后,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效仿。或许他们只是处于无意识的模仿,但却极易造成群体效应,互相追赶中,让人们可以等待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

  心理暗示和换位思考培养耐性

  和时间赛跑并没有错,但在红绿灯和银行黄线代表的城市规范前,在超市、购票窗的等待队伍前,甚至在工作与爱情的普遍规则前,俞国良说,人们真应找回缺失的耐性。

  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社会压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可心态能够决定态度,不妨在日常琐事上多用些心理暗示。当急脾气上来时,说句“慢慢来”;当菜迟迟不来时,安慰自己:“别人先吃又怎样?”培养定力,学会坐坐冷板凳就是如此。

  如果上面的精神胜利法还不足以让你平心静气,那就再试试换位思考。“你在等,别人也在等,大家扯平,没什么非要争的,不是吗?”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你的职场人生将会如鱼得水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如何抓住你身边的贵人

如何抓住你身边的贵人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