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情绪压力
心理健康的秘诀在哪里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心理健康的秘诀在哪里
心理健康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一位女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来自穷乡僻壤,是那么无能,很少有高兴的时刻。只有当寝友们都痛苦时,我才感到片刻快慰……”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位女学生错误的自我观念和错误的情绪体验。你真的是那么一无是处?真的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心理健康吗?
体验是人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一种认识,他制约着人的情绪和行为,能否正确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过于贬低自己就是自卑,自卑感是一种不良的体验,它常常是情绪不愉快的根源。
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人一直和自己过不去:同样一件衣服,穿她人身上好像一朵“花”,穿在自己身上好似一块“疤”;同样一颗痣,放人家脸上是“画龙点睛”的美人痣,放自己身上却是“画蛇添足”……这种人习惯拿一根长矛,矛头一直对着自己,很少有愉快的体验,主动把“痛苦”留给自已。
另有些人则相反,过高地评估自己,认为自己“鹤立鸡群”、无所不能,但一遇挫折,情绪就一落千丈。往往从自大开始,以自卑告终,最后还是把“矛头”对准自己。
不良的自我体验难以产生愉快的心情,而长期痛苦的心情又会加重自卑感,这种恶性循环正是许许多多心理咨询者的困惑所在。
因此,心理健康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随时调控心情,审时度势地选择好自己前进的坐标:升学就业、经商下海、成家立业……敢于直面人生,不为失败所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富贵所淫,不为生理缺陷所惑,只为心情愉快。一份愉快的心情,能增添十分的妩媚;一份痛苦的心情,会影响一家人的生活安宁。

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的操作机能
操作机能是指人的心理与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者是讲究效能的,他们具备良好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像力,颇具创造力,思维活跃,学习工作效率较高,人际关系和谐。他们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协调,个人的内在心理需要和外在的社会规范协调。
睡眠效率反映着人的心理功能。一位来访者这样申诉:“一直睡不着觉,下午6点钟就上床,胡思乱想,至次日凌晨才能勉强睡1~2小时。”
胡思乱想,尽管联想的速度很快,但没有效率。睡眠不安只是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也许是面临考试?求职应聘在即?遭到领导批评?人际关系不和?……若规劝他“少胡思乱想,一心一意睡觉!”会有什么作用?等于白说。心理医师是不会采用这种父母式的劝说,而是建议当事人采纳这样的处方:白天多活动,多兴奋,夜间尽量晚一些就寝。人总会有生理极限,今晚睡不着,明晚睡不好,到后天不用他人劝,自然就会呼呼大睡一觉。当然,从根本上解决睡眠问题还是要“对因处理”。
不少学生抱怨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眼睛盯着书本2小时竟未翻一页。显然脑海正云游四方,浮想联翩。与其这样阅读,不如合上书本,去打一场球、下一盘棋,再回头翻开书本,也许只要两三分钟就能背诵书中要旨了。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功能的重要指标。有的人长年闭门造车,与人老死不相往来,生活在一个孤独的世界里,不受欢迎,使人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另有一些人费了不少功夫,揣摸他人的习性,察言观色,阿谀逢迎,看上去八面玲珑,实质令人生厌。有位来访者沮丧地说:“平时我对大家都不错,但自己一生病,竟无一人来看我!”这种结果显然在告诉我们:对大家“不错”还远远不够,必须与人真诚相待。交朋友若只是萍水往来或互相利用,往往不会产生“挚”交。
人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的提高是一个长期任务,也可以说是人的终生追求目标。只要加强自身的心理修养,善于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扬长避短,就能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调适过程
心理健康不是一个静止的理想标准。可以肯定地说,绝对、永远心理健康的人是没有的。绝大多数人处在健康与不健康的边缘状态,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
社会医学家的观点是:“90%的就医者可能没有病,或是无病呻吟,或以病人的角色换取他人的同情与关注;而90%的正常人也许有病,他们正遭受现代社会的各种应激压力,如升学、就业、求职、下岗……他们随时会成为病人。”这种观点辩证地阐明了健康的相对性。
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社会在进步,人也得变化。保持心理健康将是一个动态过程。五六十年代,人们吃饱饭就够了;七八十年代,有房住、有书读就满足了;90年代乃至下一世纪,人们会面临更大的应激压力,会更多地追求精神需要——情爱、尊严与成就,这些需要的满足有赖于心理调适与自身的不懈努力。
心理的调适还要遵循人的年龄发展特征。若一位成熟的女性连买双什么样的鞋都拿不定主意,非要母亲裁决,说明其心理的成熟度太幼稚,心理调适能力太不够。反之,一位5岁的幼儿谙知世态炎凉,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让给爸妈吃,这种“早熟”同样令人心酸!
现代社会人口增多、环境恶化、竞争激烈,人人都会面临痛苦。痛苦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调适。有所不满,有所追求——这正是心理健康的秘诀所在。
下一篇:职场“心病”多,应对要有策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01考前心理减压
“磨刀不误砍柴工”,“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或许我们[详细]
- 02大学生为什么会有自杀心理
继农民、破产者、下岗工人、明星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详细]
- 03现代流行的三种另类减压法
现代生活压力大,尤其是职场人士,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大家应该[详细]
- 04小本领可以缓解开会的委顿
天下政协医卫组驻地医疗组、大学人民主任苗榕生主任医师,在[详细]
- 05减压奇招!令人震惊的减压法
计谋一:随时接吻“当我费力事情一天回家后,我会吻我的丈夫[详细]
- 06猎头经理与和客户的最好距离
Lydia,某猎头公司业务拓展经理,一位“以社交为生”职场人士,用[详细]
- 07告诉你怎样跨越“社交焦虑”症?
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社会交往日益增多,社会交往的成[详细]
- 08现代眼光看精神医学
"现代眼光看精神医学专题"今天已告结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一[详细]
- 09职场妈妈减压
女人天生有两大对付男人的武器,职场妈妈减压五法宝。法宝之[详细]
- 01“快快乐乐”的抑郁症不容忽视
如果有人笑着说“我要自杀”,你一定会觉得这人在开玩笑。可[详细]
- 02紫禁城听“三高”:放松心态就会叫好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三高’,那你肯定住得很远--远离文明世界[详细]
- 03如何远离秋季抑郁症
俗话说: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天,由于气温降低,草木枯萎,花[详细]
- 04抑郁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随着社会发展,来自家庭,工作,生活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这[详细]
- 05考前心理减压
“磨刀不误砍柴工”,“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或许我们[详细]
- 06周末玩失踪帮白领们减压
“压力”是现代人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语,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详细]
- 07白领:别让焦虑症打垮你
我们身边有人经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人际关系[详细]
- 08逛街 白领最佳减压法
逛街对与女人来说是见无可厚非的事情,可要是让你的男友陪你[详细]
- 09白领周末玩失踪以缓解工作压力
现代人的快生活节奏、紧张的工作压力令人喘不过气来,放慢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