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情绪压力
常说“但是”,是在回避内心的冲突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当你进退两难无法做出选择和判断的时候,怎么办?
有网友说,抛硬币!当你第一次抛了以后想再抛一次的时候,你就已经知道答案了。也有不少网友说,抛完了硬币之后,仍然纠结呀!
为什么?
因为我们把问题都抛给了硬币,而不是自己去面对和承担。然而,你的内心仍有冲突存在。
01
你是否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朋友问你意见,无论你说了什么建议,他都会在后面加一句,但是….。然后会告诉你,假如用了这个建议,后面又会有什么问题出现。
有位朋友,打算今年春节不回家,她想一个人去旅游,但是订好机票后,她又开始犹豫起来。于是,在我们聊天的时候,她问了我意见。
我反问她:你想去吗?
她说:当然想啊,但是……
后面她就说了一大堆的理由,这些理由就是各种担心害怕,担心旅途会遇到什么人,害怕父母会怎么想等等。
她说她心里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她有各种担心害怕,又不断告诉自己,自己是成年人了,可以处理这些事情。
于是,我就问她,为什么你说当然想的时候,还要在后面加一个“但是”呢?

02
你是否也经常有这样一种句式,说完一段后,在后面补充一个“但是”,再说另外一段相反的内容或观点。
为什么会这样?
在精神分析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
这种防御机制叫:有保留的同意。它的意思是:你用部分的同意,来避免对抗而产生的冲突。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这么说:
“我同意你的说法,但是……。”
“你说得对,但是……”。
“是的,但是……。”
如果你细心留意的话,有的朋友已经把这些句式用成了习惯。这是一种否定的类似语,看起来是接受,然而重点其实是在“但是”的后面。
“但是”只是做连词而用,表示转折语气。本身并不具有感情色彩,只是我们在长期的运用中,赋予了一些防御的味道在里面。
我记得看过这么一种观点,说在人际关系中,你需要先同意对方,然后再说出你的观点,这样就可以让对不会难受。
而这么做,恰好也就是为了防御内心的冲突,我们害怕对方难受的背后,是害怕自己面对冲突,所以我们要稍微隔离一下。
如果对方和你说“是的,但是…。”其实那时候,对方也许根本就不会同意你的看法,他们有保留的同意,是为了回避,人际间对他人的反抗而产生的情绪或冲突。
而经常对自己用“我想,但是…”这种句式的人,很可能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御自己内心的冲突。
03
有时候,我们害怕内心的冲突会在人际关系中呈现,就会用过多的言语来解释,以求掩盖内在冲突的情绪。
在传播师计划的聚会上,和曾奇峰老师一起吃酒。
有位姐姐帮我们拍照,后来她把照片传给了我,照片有点逆光,我还是挺喜欢的,她拍完后说,拍得有点不好,还特别补充了一句:“座位角度不好。”
我对她说:很好了,体验最重要。照片记下的是瞬间,体验记入的是内心。
过了半小时,这位姐姐发来微信分享了她的感受。
她说,座位角度不好这句话说出去之后,感觉像是在解释什么,就是怕自己做不好以后受到责备,所以她还会犹豫,还要解释。因为内心有了冲突,为了缓解内在的冲突,就先解释一番。
她还说,由此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说在事情之前,总是容易先说一大堆废话。而自己意识到这部分其实是源自内在的冲突之后,她说感觉以后说话就可以慢慢变得简洁了。
当我们太过在意他人的想法时,就容易忽略掉了自己的感受。
而我当时对她的反馈,恰好让她觉得在现实层面上已经没有了冲突,她就把重心收回到了自己的身上,于是有了这份觉察。
04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来访者会把内在的冲突,投射到咨询关系里面。
比如,来访者会希望咨询师帮他做出判断或选择。
这其实是一种移情,这意味着来访者可能在早年和父母的关系中,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只能由父母来做决定。或者父母为了孩子的事情争吵,最后是胜出的一方拥有了话语权。所以他内心也是充满了冲突。
如果在咨询中,咨询师直接给了来访者建议,就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反移情见诸行动。
而这时候咨询师要做的,不是去帮助来访者去选择和判断,更重要的,是帮助来访者去看清楚他内心的冲突。
如果来访者在面临冲突的时候,咨询师不去代替来访者做出任何的判断,表面上看,似乎来访者会觉得咨询没有什么用。
来访者可能会说咨询师不够好,要更换咨询师等。这其实已经是来访者把自己内心的冲突投射到他和咨询师之间的关系中。
如果咨询师没有去认同来访者的投射,而是让来访者有这样一种感觉,让来访者看到内在的冲突,以及冲突带给他的压力。
当来访者越多的了解自己内在的冲突之后,他越能够去承受冲突的情况。而不是夹在冲突之间,不断感受必须去做点什么,却又犹豫不决的压力。
这时候,来访者就不会轻易把内在的冲突投射到外部世界,而是把更多的重心收回到自己身上。
05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内心的冲突?
有位来访者说,内心冲突太厉害的时候,就有种想死了算了的感觉。
如何理解这种死了算了的感觉?我们做了自由联想。
这位来访者说,既想这样,又想那样,结果哪样都不成,就停住在那里,越是这种状态越是难受,这种难受有点胎死腹中难产的感觉。
这种状态,就像是即将出生的胎儿,外部的环境不确定,妈妈的子宫很温暖,出生还是不出生?出生就有种离开了母体之后,可能面临死亡的恐惧,却又渴望获得成长的天性。
出生与否的冲突,就在生死之间。
我们之所以害怕冲突,是因为我们把普通的冲突,赋予了灾难化的意味。
06
同样地,我们的内心也是这样的过程,原来只有听从别人,因为这样就没有冲突了,而现在很可能是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觉察,所以有两种声音,甚至多种声音的出现。就像文章开头那位朋友,她一方面担心害怕,一方面又告诉自己是成年人了,可以应对。
我们害怕内心的冲突会带来灾难,而这些声音其实也可能是你精神规模扩大的体现。因为内在空间的扩大,所以才有了冲突。
所以,有冲突并不意味着都是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冲突也许正意味着,你的内在不再匮乏,你不想再依赖他人,不想再全然听从他人,你正在扩大你的精神规模。
当我们内心有冲突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的会觉得很痛苦。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内心的空间更大了,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因为不同,所以才有冲突。
或许以前,只有父母的声音,只有他人的声音,自己都是听从。而现在,你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想法,所以冲突不可避免。
内在的冲突,很可能是害怕外在人际冲突的展现。内在的冲突,很可能是为了缓解外在冲突的策略。
冲突,既是痛苦,也可能是新生。
只有当你愿意去面对这些冲突,承担这些责任的时候,你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拥抱你的冲突,才能活出内在安宁的自己。
下一篇:相信自我抵抗就业压力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01考前心理减压
“磨刀不误砍柴工”,“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或许我们[详细]
- 02大学生为什么会有自杀心理
继农民、破产者、下岗工人、明星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详细]
- 03现代流行的三种另类减压法
现代生活压力大,尤其是职场人士,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大家应该[详细]
- 04小本领可以缓解开会的委顿
天下政协医卫组驻地医疗组、大学人民主任苗榕生主任医师,在[详细]
- 05减压奇招!令人震惊的减压法
计谋一:随时接吻“当我费力事情一天回家后,我会吻我的丈夫[详细]
- 06猎头经理与和客户的最好距离
Lydia,某猎头公司业务拓展经理,一位“以社交为生”职场人士,用[详细]
- 07告诉你怎样跨越“社交焦虑”症?
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社会交往日益增多,社会交往的成[详细]
- 08现代眼光看精神医学
"现代眼光看精神医学专题"今天已告结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一[详细]
- 09职场妈妈减压
女人天生有两大对付男人的武器,职场妈妈减压五法宝。法宝之[详细]
- 01“快快乐乐”的抑郁症不容忽视
如果有人笑着说“我要自杀”,你一定会觉得这人在开玩笑。可[详细]
- 02紫禁城听“三高”:放松心态就会叫好
如果你没有听说过‘三高’,那你肯定住得很远--远离文明世界[详细]
- 03如何远离秋季抑郁症
俗话说: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天,由于气温降低,草木枯萎,花[详细]
- 04抑郁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随着社会发展,来自家庭,工作,生活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这[详细]
- 05考前心理减压
“磨刀不误砍柴工”,“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或许我们[详细]
- 06周末玩失踪帮白领们减压
“压力”是现代人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语,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详细]
- 07白领:别让焦虑症打垮你
我们身边有人经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人际关系[详细]
- 08逛街 白领最佳减压法
逛街对与女人来说是见无可厚非的事情,可要是让你的男友陪你[详细]
- 09白领周末玩失踪以缓解工作压力
现代人的快生活节奏、紧张的工作压力令人喘不过气来,放慢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