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情绪压力

警惕抑郁症用药误区

2020-01-03 09:34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抽搐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贯穿于抑郁症病程治疗的全过程,效果肯定。但许多病人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用药禁忌,常常导致用药误区,以致抑郁症状反复复发,影响健康。

  误区一:只要是抑郁症,一概使用药物治疗

  抑郁症状可能是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共同表现,有些适合药物治疗,有些需要心理治疗,还有些需要联合使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抗抑郁药不可能治好所有的抑郁症。

  美国精神学会曾表示,迄今所有的抗抑郁药疗效大体相似,为50%~75%。当一种抗抑郁药无效时,虽然可通过加用另一种增效药或换用一种药获得疗效,但仍有20%~30%疗效不佳。

  临床证实,有些抑郁症的发病与心理、社会压力有关,有的患者有认知歪曲,有的患者对“压力”有不健康 的应对方式,有的患者存在人际关系障碍,这些患者都需要认知行为治疗或人际关系治疗。临床调查发现,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中,有的存在认知歪曲,通过认知治疗帮助其识别、解决认知歪曲后病情迅速缓解。也曾有患者在大剂量抗抑郁药治疗下,依然整天卧床不起、精神萎靡。经医生深入探查发现,患者对工作“压力”有回避行为。当医生向患者说明回避的危害,鼓励他们增加活动、勇敢面对问题后,疗效迅速上升。可见,抑郁症的治疗既需要药物治疗,也需要心理治疗,细致全面评估之后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二:急切希望在短时间内治愈

  丁先生得知妻子命丧车轮下的噩耗后,无法自拔,以致心态失衡,终日抑郁寡欢得了抑郁症。儿子陪他看医生,服了一星期的药,病情未见起色,于是改看专家门诊 。三天后,怎么病还是老样子,不见好转,就换了一家医院……在短短的一个半月中,丁先生在子女的陪同下,跑了五家医院,看了10次专家门诊,换了6位专家,结果病还是没有好。

  医生点评:生了病,希望能早日痊愈,病人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似抽丝”,说明疾病的发生和转归有它的自然规律,得有个时间过程,心急不得。再说药物起效也需要时间。一般地说,目前常用的三环类抗抑郁药进入人体后,最快的起效时间至少需两个星期,有些病人需三个星期甚至更长些。因此,治抑郁症要有耐心,在短时期内频繁换医生、调换药物并非良策。

  误区三:用药剂量不足

  30岁的李小姐与毛先生相识后陷入情网。可后来,李小姐知道毛先生是有妇之夫,开始后悔当初自己没有守住最后一道防线,饮恨终身。渐渐的,李小姐得了抑郁症,接受抗抑郁药治疗。一段时间后,李小姐的心情好了一些,却迟迟没有恢复到病前状态。原来李小姐听人说,服抗抑郁药后人会发胖,便偷偷减量。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恢复药物剂量,李小姐才病去体愈。

  医生点评:李小姐怕服药后人会发胖而擅自将剂量减少,自然疾病难以痊愈。其实,要想病好,药物剂量用足十分重要。这个道理同吃饭一样,某个人的饭量要150克方能吃饱,假如只吃了100克,当时似乎不饿了,实际上并没有饱,因为没达到“需要量”,很快又饿了。长此以往,会影响发育,影响健康。吃饭是这样,治病也同样如此。

  误区四:用抗抑郁药治疗其他精神疾病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将其他的精神和行为问题误认为是抑郁症,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将抗抑郁药用于没有抑郁症状的阿茨海默病(老年前期痴呆与老年性痴呆);单用抗抑郁药治疗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结果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

  其实,抑郁症的表现症状非常复杂多样,有许多不同类型,程度有轻有重,易与其他精神和行为问题混淆,在缺乏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发生漏诊、误诊不足为奇。曾有调查显示,上海的内科医生仅能识别约20%的抑郁症,说明普通医院的医务人员识别抑郁症的能力十分有限,更不要说不懂医的老百姓了。因此,当患者出现其他的精神和行为问题时,最好请精神或医学心理专科的医生诊治,千万不要道听途说,把并非抑郁症的情况误认为抑郁症,擅自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消除内心压力,佛系笑看人生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挥散职场担心阴霾

挥散职场担心阴霾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