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情绪压力

什么是老年性抑郁症

2019-07-22 08:49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老年性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老年期,以持久的心境抑郁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精神障碍。随着我国平均寿命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老年性抑郁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此,老年性抑郁症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有关研究证明,我国老年人中患有抑郁症的比例在1987年是0.16%,而近年的研究表明可能达到了1%左右。也就是说,我国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但是,有关研究却发现,真正就医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只有不到l0%,也就是说只有100万左右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真正得到了医治。换句话说,大约有900万以上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或者合适的治疗。

  引起老年抑郁症的原因与其他抑郁症有一定的区别。除遗传因素外,人类老化过程中出现的性格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也会随着老化出现一些变化,如神经递质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性激素减少或消失以及大脑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等。作为一种精神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同样也在老年性抑郁症的起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老年期间,老年人遭受各种各样社会心理应激事件的机会增加,而老年人承受这些压力的能力越来越低,往往就成为发病的重要因素。

  老年性抑郁症的表现与青壮年有所不同,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情感障碍:老年人抑郁心境可以长期存在,但不如年轻患者典型。大部分患者有无精打采、兴趣下降、孤独感、悲观失望等。患者常用“没有精神”、“心里难受”等描述自己的抑郁体验。

  (2)焦虑症状突出:患者有坐立不安、紧张、担心、心慌,主诉多、好纠缠,碰到别人就说自己不舒服。

  (3)思维障碍:患者感到脑力迟钝和注意力集中困难,应答反应缓慢,思考问题困难和主动言语减少;部分患者常回忆不愉快的往事,痛苦的联想增多。有些患者无端贬低自己,自我评价下降,并可出现厌世的情绪。

  (4)认知功能减退:大部分患者记忆力下降,计算能力、理解和判断能力下降。

  (5)意志和行为障碍: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依赖性增强,遇事犹豫不决。有些患者活动减少,回避社会交往,卧床时间增加。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完全处于无欲的状态。最危险的病理意向活动是自杀的企图和行动,老年患者一旦决定自杀往往比年轻患者更坚决,行为也更隐蔽,自杀成功率也就更高。

  (6)躯体症状:患者往往有情绪症状转化为躯体症状的特点。在抑郁情绪明朗前一般有数月的躯体不适,其中以消化道症状最为多见,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或含糊的上腹部不适感。另外,乏力、头部不适、心悸和胸闷也较为常见。不少患者常常纠缠于某一个躯体症状,到处求医。有时,躯体症状掩盖了抑郁情绪,使得患者不愿承认自己的抑郁病情,拒绝到精神科就诊。

  (7)生物学症状:患者可出现体重明显减轻、面色憔悴、严重睡眠障碍以及性功能减退。由于老化而使得患者或家属常把这些表现与抑郁症分别开来。事实上,这是一组结合在一起的表现。两者具有相互“协同”的作用。

  (8)缓慢起病,反复发作:因为起病缓慢,从发病到治疗往往耽误的时间较长。

  (9)预后:老年性抑郁症的预后往往不佳,需要较长的治疗时间。许多患者不能获得痊愈。可以遗留少量症状。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消除内心压力,佛系笑看人生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在焦虑中积极应对压力

在焦虑中积极应对压力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