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心理测试

12个技巧,助你打败拖延症

2019-05-29 09:11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当拖延目标时,深感我们才是自己最大敌人。每个人都有一点惰性,都可能被拖延困扰,如何才能战胜拖延症?

  拖延症自测:

  1、不到最后期限不交活。

  2、上班时间总在网上瞎逛,快到下班才开始忙工作。

  3、没工作计划,不懂时间管理。

  4、总是“伪加班”,白天可做完的事,总是拖到下班后加班做。

  5、总是认为时间还有,不急。

  6、懒散,日复一日,总想着明天再做。

  7、每当同事或上司询问工作进展时,经常说“让我再看看”。

  8、办公室里零食一大堆,上班时间经常吃零食。

  9、要做事时,脑子里能冒出各种理由:现在先做别的事,这个稍后。

  10、自我麻痹:还来得及,不行就通宵赶工。

  11、处理问题不分主次,忙了半天,最紧要的事没做。

  12、经常因为时间过于紧迫,草草交差,结果被同事或老板责怪。

  13、厚脸皮,别人怎么催,也定力十足,习以为常了。

  14、从不主动汇报工作。

  15、团队合作时,同事都面露难色,不愿和你合作。

  测试结果:

  1—4分:轻度拖延,要当心了,快点找到原因,将它扼杀在萌芽中。

  5—11分:中度拖延,它可能已成为一种习惯,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力。

  12—15分:重度拖延,建议重新审视自我,进行职业定位。

  治疗方法

  1.丢掉完美主义。

  凡事不可能完美,对自己要求不要过高,接纳自己,慢慢完善。

  2.抽象计划变具体。

  例如:把“我要过六级”改成“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背单词,读英语。”

  3.和朋友互相监督。

  你可以和身边的小伙伴,或办公室的同事约定一个共同目标,互相监督,这样你就不敢太拖沓。

  4.消除干扰。

  关掉社交工具,把娱乐产品放到远一点的地方。

  5.给自己少留点时间。

  现在开始,做任何事情,都给自己缩短时间,自我督促尽快完成任务。

  6.增强自信心。

  要有自信心,一旦决定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7.设置闹钟。

  把你本周内要做的事提前设置在手机日历上。

  8.选择好环境。

  找一个陌生无人打扰你的环境,如图书馆;关闭QQ、断网、手机调静音等。

  9.向朋友倾诉。

  想做一件事又不敢做或遇到困难做不下去,找朋友帮忙。

  10.做公开承诺。

  越公开越好,承诺的社交圈越大,事情被拖延的可能性越小。说出来的事做不到你会有内疚感,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

  11.先完成,再论成败。

  万事开头难,只有先完成一个草案,才有修改的基础。

  12.奖励自己。

  阶段性任务完成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看场电影或吃顿大餐,这对保持积极性很有好处。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