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四招出手,儿子不再沉迷电脑游戏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最近,上一年级的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每天一放学,二话不说就开电脑。为此,我们之间引发了一场场恶战。
怎么办?我和丈夫商量著——儿子最听谁的话?爸爸的话可能不听,妈妈的话影响不大,但如果是“朋友”的话呢?随著儿子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受“朋友”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朋友”对他的评价和建议会越来越重要。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成为孩子的“朋友”……
结成“同盟军”
“儿子,这是什么游戏呀?教教妈妈……”
看到儿子玩游戏,我忍住心里的火,要向儿子学习。妈妈要跟自己学一招!儿子高兴极了,兴致勃勃地当起了老师。他把我主动地拉进自己的“好友”名单,与我一下产生了共同语言。
做了儿子的“朋友”,我离成功就不远了。这时候,作为“朋友”的妈妈的建议就成了有效语言。
“儿子,这样好不好,你玩十分钟,我玩十分钟。”
“儿子,妈妈先玩,你把数学作业做完再玩。不过,妈妈要检查的啊,错一道题,算输一次。输两次少玩十分钟啊。”
“儿子,现在是学习时间,妈妈看书,你写作业,咱俩谁也不开电脑。你做完作业,我把书看到265页,咱们再开电脑。”
儿子很奇怪:“妈妈,你怎么这么民主啊?”哈哈,这正是我追求的第一步,在这个家里,玩游戏是正常的、健康的、快乐的事,儿子不用背著父母到网吧偷偷摸摸地上网,而且妈妈还能随时监控儿子的上网情况,免得儿子遇到不良信息的干扰而父母不知道。

开发新“游戏”
我找到一个做电子相册的软件,但“不会”用,“不知道”怎么才能把照片放进去。
“儿子,这个相册你会用不?我见香香阿姨把自己的照片做进去,就跟电影似的。”
孩子是最乐于接受挑战的,你“不会”,他相信他会!如果他也有困难,你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在探讨中取得进步,在进步中获得自信,在自信中产生兴趣。只要引导得当,软件的魅力绝对不亚于游戏的吸引力。
新的“游戏”项目被开发出来了,我们母子俩兴致勃勃地做相册,再把它上传到自己的空间里,如果有人点评,儿子的兴致就更高了。
隔了一段时间,我找到一个gif软件,开始跟儿子研究gif的动画制作。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在网上找到Photoshop的教程,又开始跟儿子一起研究如何美化照片……
总之,我想方设法找一些新鲜的“游戏”跟儿子一起学习,让儿子保持探讨和研究的好奇与兴趣。
采撷新素材
要做照片,需要有好的模板与素材,网上当然可以找很多,不过如果是自己拍摄的会更有情趣。
我们全家一起走出家门,去大自然中捕捉有趣的镜头,寻找有趣的素材。我们还买来摄影之类的书籍,与儿子研究如何捕捉镜头、如何选定主题……
拓展了儿子的兴趣爱好,增加了儿子的摄影知识,还分散了儿子对游戏的注意力,一举多得呢。
当然,我还通过Photoshop激发了儿子对绘画的兴趣。
曲线来“救国”
我还“曲线救国”了一下———跟老师联系,让老师时不时给儿子打个电话,调查儿子在家的学习情况。
妈妈的话可以不听,老师的话还能不听吗?呵呵,偶尔耍个小技巧,千万别让儿子发觉。如果儿子知道老妈与老师合起伙来对付他,可就前功尽弃啦!
儿子现在电脑照“玩”,但他的兴趣很广泛,电脑游戏早对他没有了诱惑力。哈哈,我的四招成功了。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