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反思教育积弊

2019-06-26 09:16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存有厌学,当反思教育积弊。

  “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42.7%和60.3%。”

  报道分析认为,网络娱乐的兴起以及课堂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为大学生厌学主因。应该说,这样的分析颇有道理。网络娱乐的确占用了学生不少的学习时间,课堂内容脱离现实,分散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在一个网络发达的时代,让学生脱离网络娱乐并不现实。那么,如何在网络娱乐的氛围中,化解弥漫大学校园的厌学情绪呢?让课堂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体会到大学教育有趣、有用,无疑十分必要。而且在我看来,过半大学生厌学情绪实际上暴露出了当然高等教育的一些积弊。

  首先,大学生厌学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直接相关。现在,不仅专科生、本科生就业不理想,研究生就业也不容易。不读大学找不到工作,读完大学,发现工作还是难找。十几年寒窗苦读,花掉了父母大笔血汗钱,结果就业十分艰难。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感觉读书无用,产生厌学并不难理解。

  具体说来,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突出。大学生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由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专业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或者说,大学所学知识在具体工作中用处不大。坊间流传的“专科生、本科生干中专生的活,研究生抢专科生的饭碗”就是一个佐证。正如华南师范大学谌新民教授所言,“现在不是大学生太多了,而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而且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是不争的事实,据报道,不少学校不仅本科生数量大跃进,研究生招生规模也超过来本科生。大学生的绝对数量是上去了,但是师资队伍建设从数量到质量都没有同步跟进。教师知识陈旧,一本教案用数年。更有媒体披露,部分高校(包括某重点高校)编撰的“专业教材”系导师强迫刚刚入学、专业知识匮乏的研究生上网搜索、参考书抄袭完成。而且高校行政化、学术权力化倾向比较突出,高校学术腐败、论文造假的事屡见不鲜。大学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一名导师带10多名或更多的研究生,研究生与导师长期不见面,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曾有这么一则报道很能说明问题:“当下,研究生导师往往被学生称呼为‘老板’,这不仅是因为学生的论文能否过关、能不能拿学位,都是导师说了算,还因为研究生要给导师‘打工’,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有些研究生整天做着导师交给的与专业毫无关系的项目,导致学业荒废,敢怒不敢言。”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读大学学不到真本事,大学教育与现实社会脱节,就业也十分困难,学生能不厌学吗?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谓,非大楼也,乃大师也”。现在大学房子越盖越豪华,但是教授越来越不像教授,大学精神不断沦落,大学校园弥漫厌学情绪。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对此,不仅大学生自身要端正心态、反思人生定位,而且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思考长效对策,改良高等教育生态,让枯燥的高等教育变得有趣、有用,留住滑坡的大学精神,都是值得探究的话题。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