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你还在大声训斥孩子?孩子的自卑感就是这样产生的

2019-06-24 09:32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孩子只会将过于频繁的唠叨当做耳边风

  偶尔,全家人准备一同去逛折扣商场,孩子们便会显得异常高兴。

  他们不仅仅是因为能够跟随爸爸妈妈一起出门而感到喜悦。

  内心之中对于渴望已久的玩具或是可口的食物,也必然会产生一种即将获得的兴奋感。

  每每此时,他们便会兴奋地大喊大叫或是在沙发、床上蹦跳不停。

  严重时甚至还会在某些小事上犯错不断,例如在洗脸、刷牙、换衣服等日常小事上丢三落四、拖泥带水。

  当然,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在很努力地掩饰这种兴奋情绪,并试图将自己表现得与平常毫无二致。

  可惜的是,许多妈妈看不透孩子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她们只凭自己的直观感受作出判断。

  专拣碍眼之处评判,无意中,便将诸多禁令及否定性的字眼吐露出来。

  "行了,别再添乱了,我都快被你给弄晕了!"

  "你还在磨蹭什么呀?没有听到妈妈刚才跟你说的话吗?动作快点!"

  "不是告诉你不要做了吗?你是不是听不懂人话?"

  倘若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沉浸于兴奋之中的孩子突然间听到这些话语,他又会是什么反应呢?

  妈妈每天絮絮不止的唠叨又会令孩子产生怎样的想法?

  对此,有些妈妈会作出反驳。

  她们认为自己之所以说出这种否定或禁令性的话语,完全是为了约束孩子的出格行为。

  但她们显然没有考虑到,孩子在听到这些话语以后是否会感到伤心、产生自卑心理。

  倘若孩子是第一次听到或并不熟悉妈妈的唠叨,他也许会为成为"听妈妈话的乖宝宝"而做出一番努力。

  但有些孩子天生活泼好动,且记忆力有限,对于他们而言忘掉妈妈的嘱咐只是眨眼之间的事。

  如果是这样,妈妈每间隔一段时间便要去重复此前的话语,而孩子则未等妈妈讲完便会想"又开始了""干脆当做耳边风吧"。

  当我们遇到上述的情况时,与其将自己此刻的坏情绪如实表现出来。

  还不如使用看似毫不在意的语气引导孩子的思维,让他们自己作出正确判断,并将之付诸行动。

  例如,我们可以自言自语般地给孩子一个提醒,这样大部分孩子均能立即明白其中的含义,并聪明地改变他的做法。

  无视孩子的人格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上一边儿玩儿去。"

  在与客人聊天时,一旦孩子插嘴,父母大都会训斥他们一两句。

  另外,当孩子犯些小错时,例如,将喝剩的饮料罐碰倒,妈妈就会提高嗓门对其大声斥责一番。

  "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大意?是不是记吃不记打啊!"

  大人犯错也是常有之事,更何况好奇心颇重、缺乏生活常识的小孩子呢?

  孩子之所以经常犯错、闯祸,是因为他们行事之时目光尚很短浅,对于事态发展的预见性极低。

  因此即便在大人看来显而易见的事情,他们也会无法判断出后果。

  但是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通过这些经历,渐渐学会如何分辨是非对错。

  才能够判断出事情可行与否,才知道什么是危险而什么更安全。

  每天都要经历的几次错误、失败或是挫折,会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更有见识,并逐渐成熟起来。

  因此,在孩子犯错、惹事之时,父母不能只想着如何教训孩子。

  唯有爸爸、妈妈在家中尊重孩子的人格,才能够使孩子树立足够的信心,使他学会爱护自己。

  相反,如果父母轻视自己的孩子,外人自然更加不会尊重他,孩子本身也会产生自卑心理,将自己视为无用之人。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成为心理咨询师,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