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儿童性教育,宜早不宜迟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两个小孩由于无知犯下大错,是孩子的责任,还是父母的教育缺失导致的?孩子们已经对性知识有求知欲望,家长们还想装聋作哑、不闻不问吗?性教育要从小抓起,儿童时期开始,宜早不宜迟。
曾经有个很轰动的事件,云南省一个山区家庭里,一个很平常的日子,13岁的阿娣和16岁的表哥中午从田间回家歇息,饭后趁家里大人都不在,两个孩子玩起了游戏,平日朝夕相处的表兄妹两人原本就在花季年龄互相爱慕,那天玩着玩着就互相触碰了身体,接着就脱下了衣服,看着彼此不一样的身体,两个孩子凭年少好奇而继续“游戏”,根本没有意识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一年后,阿娣生下了一个孩子,在怀孕的10个月期间他们也没有感觉到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这个孩子的出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一时间一个新鲜词语出现在大家面前:儿童性教育。

分析:
两个孩子的错误是无心的,但是留给成人的问题却是需要认真反思的:为什么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入读小学几年了,连导致怀孕的行为都不知道,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缺失吗?国人向来避讳的“性”不能再遮遮掩掩地被隔离于儿童之外了,给孩子们传导性知识、普及性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我们今天第一个问题,就是每个家长都会被问到的:妈妈我从哪里来?请家长们正确回答!
“性教育”决不等同于“性交教育”或“器官教育”。它是全人教育的一环,目的在于使孩子身心健康、自信自爱、尊重异性。所以,了解幼儿性心理,对幼儿性教育有重大意义。从一出生开始,婴儿便有着能使自己身体感到舒服的器官。他们从各种消遣活动中得到身体上的快感,性的观念逐步形成。从孩子出生到学龄前,性心理分别经过口欲期(出生—1岁半,如吮吸手指)、肛欲期(1岁半—3岁,如身体的排泄活动)、性器官欲期(3—6岁,抚摸自己的性器官现象)和性疏远期(6—7岁,萌发了对异性的好感与接近愿望,但却以疏远和反感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这里所说的学龄前主要是指3—6岁幼儿。这时候随着身体发育,他们会发现身体感觉最好受之处是生殖器官,出现抚弄自己的性器官现象即刚才所提到的性器官欲期。
这一时期孩子好奇心旺盛,正处于试图独立的学习阶段。然而几乎也要受到来自大人的压抑。事实上,孩子这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的引导。专家指出:“既然人的性发育开始很早,即便不满周岁的孩子在性问题上也不是中性体,所以,性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学家玛丽考尔特博士强调说,“儿童阶段,特别是5岁以前的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性教育开始的关键时期是3—5岁,这一时期内接受性教育,对受教育者一生的“性特征”具有决定性作用或深刻影响。
由以上论点可见,对儿童进行性教育不应是赶潮流、走过场,儿童确实有知识渴求,如果我们早点认识到对少年儿童普及型知识的重要性,本文开头的那个由无知引发的错误也不会发生了,家长们应该从儿童出生时候起就有教育规划,把性教育明确列入到家庭教育中来。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成为心理咨询师,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下一篇:咨询:这种觉得是早恋吗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01“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2把握孩子心理要及时沟通
给父母的建议教育学家们曾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次,在这次调查[详细]
- 03“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
“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人的心理成熟程度与人的年龄大致呈正[详细]
- 04勇于给孩子道歉
如何与子女沟通进而培养良好的感情,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详细]
- 05再谈如何对待孩子说谎行为
*4岁的妮妮不小心打碎了茶几上的花瓶,妈妈问起时,她说是家[详细]
- 06大门生几大生理问题阐发及对策
自卑生理自卑是人际来往的大敌。自卑的人灰心、担心、孤僻、[详细]
- 07快乐的孩子更易成功
小兰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详细]
- 08单亲家庭的孩子
据报道,近几年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离婚夫妻中有[详细]
- 09“禁果”与青春期性教育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详细]
- 01孩子攻击性行为原因及小对策
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详细]
- 02孩子犯错该不该惩罚?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是否该罚,存在争议。罚吧,就一个[详细]
- 03儿童撒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家长都会对自己孩子的撒谎问题感到生气和恼火,但是孩子为什么[详细]
- 04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
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作为年轻的爸妈,咱们都不行制止地会[详细]
- 05成长时节:学生从众心理
如果你留意观察班上的同学,你会发现班上很要好的一群男生可[详细]
- 06玩具和游戏能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玩具和游戏,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玩具不仅有玩耍功能[详细]
- 07为什么青少年不宜早恋
谈恋爱的年龄早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现在我国的实际[详细]
- 08“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心理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9培养孩子自信从鼓励开始
“我不行!没经验,真的干不了。”“这是同学对我的信任,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