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那些年没有兴趣班,我们这样过暑假

2019-06-12 09:14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那个年代,没有昂贵的玩具,没有iPad,也没有什么作业和管束,大自然就是游乐场。”

  “从来没听说过暑期班,家离得近的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写完作业,剩下的就是玩儿。”

  某培训班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几个70后、80后爸妈在一起追忆自己童年的暑假,无比怀念。

  那些年,不一样的暑假是什么样?让我们来看一看70后、80后、90后所经历过的不一样的暑假。

  讲述人:邵林,男,1978年出生 籍贯:南阳 职业:媒体人

  “儿时的暑假自由快乐。”这是邵林对暑假最直接的记忆,从小学到中学。

  没有那么多的作业和功课要做,也不用参加什么辅导班、兴趣班,暑假生活可以说是自由自在。

  令他最难忘的暑假记忆,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到山上用弹弓打鸟,另外一个就是下河捉鱼、游泳。

  在西峡长大的邵林至今还记得,在那条承载了童年欢乐的灌河边,一群小伙伴在水里嬉戏捕鱼。

  暑假的那些日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把捉到的鱼用树叶包起来,埋在河边的沙地里。

  然后在地面上点燃火堆,十分钟之后,扒开沙坑、剥去树叶,香喷喷的烤鱼就可以吃了。

  “想去哪里跟父母说一声就行,自己脖子上挂着钥匙,家长不会不放心,也没有觉得不安全。

  父母都要上班,假期没时间管我们,既不担心我们输在起跑线上,也不操心我们无所事事。

  顶多就是督促一下:快开学了,作业写完了吗?”

  讲述人:刘双燕,女,1983年出生 籍贯:驻马店 职业:中学教师

  80后的暑期已渐渐出现了补习班、特长班,但是暑假还是以玩为主,补习并不是主流。

  更多的假期时间,刘双燕是在家属院里和一大帮孩子捉迷藏、过家家。

  “在假期开始的头几天,我还会装模作样写一下暑假作业。

  但是一周之后这些便飞到了九霄云外,直到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

  才会想起那本被遗忘在家里某个角落的暑假作业,赶紧找朋友把答案抄一下。”

  刘双燕也曾上过钢琴班、绘画班和书法班,但从没有想过文化课需要辅导。

  兴趣班的举办者也大多是学校或文化宫的老师。

  “那时,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级和加分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让孩子学着玩儿,有点跟流行的感觉。”

  讲述人:范阳,男,1994年出生 籍贯:鹤壁 职业:学生,大一在读

  在范阳看来,小学和初中的暑假是完全不同的。

  小学时的暑假以玩为主,大部分时间和爸爸一起去旅游、钓鱼,他还参加了市青少年宫的游泳队。

  由于没有什么作业压力,他还会在暑假和同学看电影、打电玩。

  “当时具有科技性、教育意义的场所比较少,常常有无处可去的感觉。”

  然而到了初中,所谓不一样的暑假已截然不同。各种辅导班兴起,中考压力很大,学习成了假期的主要内容。

  “班里不少同学都报了辅导班,以学习成绩中游的同学为主,其中很多是被父母送去被迫上课。”

  范阳说,“我爸妈属于比较开明型的,我不愿意去,他们也不逼我。

  但是,会监督我写暑假作业,让我制订学习计划。那个阶段的暑假生活,重要构成就是:做作业+做课外题+读书。”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成为心理咨询师,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