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有耐心的孩子更优秀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召集来一批四五岁的小朋友,摆上一桌子的糖:然后告诉他们:“我要出去一下,这些糖都放在桌上。要是能做到等我回来再吃糖,你就可以吃上两块;如果想在我一走就吃的话,那就只能吃一块。”说完,心理学家便躲进另外一个房间进行观察,他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在抓耳挠腮地思索着,不久一部分的小朋友开始去抓糖吃了,另外一部分小朋友开始了苦苦等待。这个心理学家后来跟踪了这两部分人群二十余年后发现:不能等待的那些小朋友,在择业、婚姻、收入等诸多角度都远远没有后者优秀。因此,他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延时满足的培养对于一个优秀人才意义重大。
延时满足,即延长时间来满足愿望、需求等。如今家长对孩子欲望的满足大致可以分为5种:延时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专家提倡,对孩子要有意识地让其接触“延时满足”和“适当不满足”的情况,经常处于“即时满足”的宝宝,容易性格急躁,且因为所有的东西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而不会珍惜,无法感受到幸福,长此以往,还会让他觉得唯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而能够坚持等待的孩子,在成人后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
“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
“你家孩子是否有要求就必须马上满足,否则就大发脾气?”这是近日网上出现的一个调查,此帖一出现,立马受到了年轻爸妈们的热捧。
不到半天时间,此帖就成为头条。仔细翻阅回帖,不难发现年轻爸妈在面对孩子哭闹时常以“即时满足”孩子的愿望而告终。殊不知,如此对于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一剂“毒药”,最终导致不良后果。
专家指出,现在不少家庭,尤其是“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几乎对孩子予取予求。时间一长,孩子便没了耐性和自我控制力,一旦要求不能立马满足,便又哭又闹,让家长无所适从,最后只能束手就擒。更重要的是,如果家人总是一味顺从孩子,却不培养其对他人的体谅、对事物的忍耐及宽容,一旦孩子长大,这些从小养成的坏习惯可能会让他在面对社会时显得格格不入,甚至难以适应。面对孩子的要求甚至哭闹,家长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能为了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恢复情绪而纵容妥协,除了涉及生理需要的一些紧急事件外,一般可以找个理由,等上一段时间再满足他。可别小看了这种“延时训练”,它对磨炼孩子的耐性、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Tips
延时满足操作法
对孩子进行延时满足教育的过程说长不长,但说短肯定不短,从婴儿时期到进了小学都可以进行,只是家长们应该清楚的是,如何进行延时满足训练。最典型的方式莫过于家长带孩子游玩时,引导其学会等待、学会排队,等游戏完成时再询问其感受,顺势引导其产生“经过等待的东西在得到后才更美好”的概念。
当然,一开始对孩子进行延时满足训练的结果往往会引发一场不小的“哭闹”。对此家长要坚定自己的意志,切不可因心软而妥协,此外还可以想方设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让他明白哭闹是不起作用的。以下建议也许会起到些作用:
1.等待时间由短而长:
因为很多孩子已经有了小“金口”的倾向,让他等待很久也许有些残忍,爸妈们可以从1分钟开始训练。几次下来,孩子对“等待”有了适应,妈妈们就可以让等待的时间不经意地慢慢延长,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孩子们的耐心也会随着等待的时间延长而增强。
2.父母必须言而有信:
延迟满足必须有一个理由、一个承诺,这就要求年轻爸爸妈妈们言而有信,否则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讲信用,延时满足反而成了孩子怀疑父母信用的道具。
3.态度明确,口气坚决:
爸爸妈妈要求孩子等待时的语气必须坚决,让其感觉到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于孩子的哭闹也要想办法分散其注意力,让他明白哭闹无助于达到自己的目的。
4.“延时满足”不能一刀切:
虽然一直强调延时满足的重要性,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采取延时满足政策。爸爸妈妈要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加以判断,决定哪个能马上满足,哪个需要等待,哪个根本就不能满足,将延时满足与即时满足、适当不满足灵活应用。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成为心理咨询师,提升个人能力!
上一篇:孩子也有不能说的小机密
下一篇:和孩子“玩”也是一项事业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01“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2把握孩子心理要及时沟通
给父母的建议教育学家们曾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次,在这次调查[详细]
- 03“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
“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人的心理成熟程度与人的年龄大致呈正[详细]
- 04勇于给孩子道歉
如何与子女沟通进而培养良好的感情,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详细]
- 05再谈如何对待孩子说谎行为
*4岁的妮妮不小心打碎了茶几上的花瓶,妈妈问起时,她说是家[详细]
- 06大门生几大生理问题阐发及对策
自卑生理自卑是人际来往的大敌。自卑的人灰心、担心、孤僻、[详细]
- 07快乐的孩子更易成功
小兰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详细]
- 08单亲家庭的孩子
据报道,近几年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离婚夫妻中有[详细]
- 09“禁果”与青春期性教育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详细]
- 01孩子攻击性行为原因及小对策
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详细]
- 02孩子犯错该不该惩罚?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是否该罚,存在争议。罚吧,就一个[详细]
- 03儿童撒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家长都会对自己孩子的撒谎问题感到生气和恼火,但是孩子为什么[详细]
- 04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
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作为年轻的爸妈,咱们都不行制止地会[详细]
- 05成长时节:学生从众心理
如果你留意观察班上的同学,你会发现班上很要好的一群男生可[详细]
- 06玩具和游戏能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玩具和游戏,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玩具不仅有玩耍功能[详细]
- 07为什么青少年不宜早恋
谈恋爱的年龄早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现在我国的实际[详细]
- 08“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心理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9培养孩子自信从鼓励开始
“我不行!没经验,真的干不了。”“这是同学对我的信任,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