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新生儿和婴儿的心理活动

2019-05-29 09:08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人的心理活动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是人们逐渐重视的问题。应该说,从新生儿、婴儿期便有心理活动了。譬如,有些2~3个月的孩子很好"带",喂奶后情绪愉快地活动一下,又能安静入睡;但有些婴儿整天烦躁哭闹,甚至出现"夜啼",持续几个月,广东俗话叫"吵百罗"。这些多与新生儿期的生理与心理活动有关。

  新生儿是心理现象的"发生期"。它开始于各种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初生儿半个月左右会出现条件反射。最早的条件反射常由母亲抱他喂奶时的姿势形成,即抱起他时,他就会张嘴吸吮。这种最初的条件反射标志着儿童心理在萌芽,也是机体意识的最原始形态。

  如果从新生儿期开始,有规律地训练他们"睡眠─大小便─喂奶"三个生活环节;在他睡醒后,先把便,后哺乳,喂奶后稍微活动再入睡。如此循环,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往往可见他醒时自发地手舞足蹈,情绪愉快;再入睡时嘴唇微微翘起出现"笑脸"。

  新生儿的各种条件反射是逐渐形成的,与五官感觉有关。年轻的妈妈爸爸要想把婴儿养育好,首先必须明了孩子的感觉和知觉是如何发展的。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 新生儿的触觉已很发达,尤以嘴唇、手脚掌、前额和眼睛更为突出。当嘴唇触到物体时,会发生"觅食反射"。痛觉发展也快,用电刺激第一天的初生儿,他起初可忍受85~90伏特,第4天就再也不能忍受了。3个月婴儿对33℃和31.5℃两种不同的水温也有不同的反应。婴儿期肤觉相当发达,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肤觉的条件反射。如洗澡、洗脸的水温应适宜,动作要轻柔,否则会引起婴儿厌恶,形成消极条件反射。经常接受爱抚的婴儿,表情愉快,反应灵敏,如婴儿啼哭时,母亲轻轻拍拍,就会安静入睡。国外有人报道:婴儿会出现"皮肤饥饿症",常需别人抚摸。经常受父母爱抚的婴儿,生长发育也较好;而孤儿院的孩子,身心发育均较差。近年多主张产后"母婴同床",尽量多接触婴儿皮肤,既方便哺乳,又可增进母婴感情。

  嗅觉: 新生儿可辨别某种气味,但还不稳定。4个月的孩子可有较好的嗅觉。这可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和心率是否增快等进行观察。比如给婴儿嗅酸醋时皱眉头,嗅蜂蜜就不会皱眉头。为了促进婴儿嗅觉的发展,开饭时,把婴儿抱在餐桌边,让他闻一闻食物的香味;日常抱他到户外嗅一嗅花果、树木的气味;冬天成人擦面膏时,顺便把手掌给婴儿嗅一嗅,对他说:"香啊!香啊!"

  味觉: 孩子出生半个月后,喜欢吸吮甜味食物,对苦味食物则常会皱眉或转头拒绝。3个月吃惯母奶的婴儿,有时会不愿吃牛奶。因此,给婴儿添加辅食时,应注意食物气味不宜过浓,太甜太咸都不适宜。

  视觉: 初生几天的婴儿,不会凝视任何物体。两周后开始出现"视觉集中"。两个月后眼睛会追随水平方向移动的物体,3个月后会"跟踪"运动着的东西。孩子越长大,视觉集中的时间也越长,看到物体的距离也较远些。比如满月前后的婴儿只能注视1~1.5米远的东西4~5秒钟,3个月的孩子能看4~7米远的东西5~10分钟,到半岁时大多能看远距离物体,在母亲诱导下可看到天上的月亮、飞鸟和路上行人、车辆等。

  婴儿会分辨颜色吗?孩子的辨色能力常在4个月左右开始。但3个月时,有些孩子已对红、绿二色有不同表现;4~8个月时喜看红、橙、黄等温暖颜色,不喜欢看蓝、紫等冷色;3足岁时可区分红、蓝、黄、白、黑等基本色;4岁后常可分辨粉红、淡蓝等混合色。婴幼儿对红色最感兴趣,还有"视觉偏爱",如特别喜欢注视母亲的脸和清晰的图像。

  要促进孩子的视觉发展,应从新生儿开始让他们经常看到彩色的玩具或图画。可将玩具挂在婴儿床边附近,并经常移动位置,让卧床的婴儿能习惯向左或右注视,以免发生"斜视眼"。

  听觉: 初生儿能听到声音吗?有人认为羊水堵塞耳朵,不能听到音响。近年的研究证明,新生儿生下不久便可听到声音,但找不到声源。两个月时听力逐渐发展,3~4个月婴儿闻声可转头,可找到声音来源;有些还能分辨不同的音响,会倾听音乐,对摇篮曲、儿歌表现出安详愉快,听到妈妈的声音格外高兴。听觉对语言有促进发展的作用。辨别声音的能力提高后,为以后学说话准备了条件。故在日常生活中,大人常对婴儿讲话、唱歌,玩一些会动的发出声音的玩具,可促进孩子听力和视力同时发展。

  明白新生儿和婴儿的心理活动,家长就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诱导,促进孩子的智能发展。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成为心理咨询师,提升个人能力!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