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中国式溺爱,越爱越心寒

2019-05-29 09:08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人人都想孩子生活幸福,无忧无虑,然而过度的爱变成溺爱,很可能会“坑”孩子一生。

  01

  特殊待遇

  所谓的特殊待遇,是指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家里有什么好的东西都先尽他一个人享用,处处受到特殊照顾。

  特殊待遇享受多了,他就只在乎自己想要的,觉得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是欠他的,自私冷漠不自知。

  过年拜访朋友,一进门就看见朋友读初中的孩子玩游戏,到了饭点,爷爷奶奶喊孩子吃饭,无论怎么催,孩子头也不回,"不饿,不吃!”

  晚饭过后没多久,孩子又从房间里出来喊饿,老人家仿佛习以为常,一边说“这会终于知道饿了”,一边又进了厨房给孩子开起了小灶。

  然而老人这么疼孩子,孩子并不领情。

  当奶奶将做好的饭菜捧到孩子面前,孩子一脸不高兴,“我都说了,我不喜欢吃葱,你们偏放这么多!“

  特殊待遇的孩子,从来不懂事情的难得。

  02

  当面袒护

  曾经有人总结出中国人著名的四大宽容定律:“人都死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第四个就是不少人反感的“孩子还小”。

  很多父母喜欢用这句话纵容孩子的所作所为,推脱对孩子的管教无方。

  前段时间去看电影时,看到几个孩子不停踢椅子摇座位,甚至跑来跑去,忍不住轻声提醒旁边的妈妈,结果得到的回答却是:“他还小,不懂事,别和孩子计较。”

  熊孩子虽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袒护熊孩子的父母。

  父母不让别人指责孩子做错了,自己也不告诉孩子哪里错了,孩子就无法分辨是非。

  犯了错,意识不到,也不用付出代价,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认知。

  “他还是孩子”,不是孩子逃避错误和责任的借口,反而,正是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父母的默许和不以为然,很可能成了变相的鼓励。

  03

  轻易满足

  中国的父母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对于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家庭条件允许的几乎都是有求必应,有些家庭即便条件不允许,也不惜一切要给孩子办到。

  中国的小孩也很懂父母,每次想要什么,他们都能想到办法得到。

  有的孩子发脾气、有的孩子哭闹、有的孩子谈条件,反正有的是方法让父母妥协。

  “让我再玩一个小时手机吧!”

  “我就是要买这个玩具!”

  “为什么这个月零花钱这么少!”

  满足孩子要有度。

  新闻里经常出现一些为了买手机、买电脑和父母大打出手的孩子,就是最好的警示。

  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要有选择性地去满足,那些不切实际、无理的要求,必须坚决而明确地加以拒绝。

  中国有句古话叫“惯子如杀子”,父母越轻易满足孩子,孩子越容易没出息。

  04

  过度包办

  很多父母替孩子做得太多。

  我们总是能在放学路上,看到不少孩子书包都是大人帮着背,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在家里衣食住行,都由妈妈一个人承包,从来不用孩子插手,怕孩子累、怕孩子做不好。

  很多十多岁的孩子不会收拾屋子,不会整理床铺。我认识一些孩子,寄宿在学校,不会洗衣服,袜子都是备着六、七双,周末就把脏衣服打包带回家。

  父母事无巨细的包办,最后养成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

  孩子每长大一点,做父母的就应该放手一点。

  05

  越溺爱,越心寒

  过度溺爱的结果就是,孩子既依赖又怨恨父母。

  在家中,习惯了别人替他做事情,但出了家门,很少有人会愿意接受他的颐指气使,挫败感就产生了。

  所以很多孩子怨恨父母的溺爱包办,想要独立,但却又无法脱离父母独自生活。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现代生活很复杂,从不会对哪个孩子心慈手软。

  即使父母有知识、有远见、有策略,也无法保证可以溺爱、袒护孩子一辈子。

  给孩子独立的意志和自主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否则,溺爱孩子,只会越爱越心寒,越爱越成了伤害。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成为心理咨询师,提升个人能力!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