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孩子要长大,家长必须:放心、放手、放下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什么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矛盾?
包办
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三个教育者——父母、教师、官员,没有一个不是越位施教的,发生在教育上的越位、错位、缺位和不到位比比皆是。
因为传统的缘故,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无论哪一项活动,都想加上自己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怕孩子跌着,于是,抱着不放;怕孩子吃饭喝水噎着,于是,给孩子吃嚼食;……。家长因为爱而怕,因为怕而学会了为孩子承担。教育因为人的成长而生,家长都替孩子做了,孩子自然学会了“啃老”。事实上,没有哪个家长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包抱到80岁。父母总要放手的,该放手时不放手,错过了这个年龄,迟到的教育将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包办的思想根源在哪里呢?不正当的爱,不信任,不放心。
一个人,一群人,全国人民,在成长的时候,因为不正当的爱,因为溺爱和偏爱,都会造成孩子偏离正常教育轨道;因为不信任,自会产生侥幸和造假,使得说大话、空话、假话、骗人的话成为一种自然;因为不放心,自然会抱着,托着,拦着。
所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道理搞清楚了,解决的办法自然会产生。这个办法就是“还”——还孩子自由发展的权利;还教育以自主发展的空间;要想做得好,所有的家长必须做到一个字“放”——放心、放手、放下。

家长必须做到三放:放心、放手、放下
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角色所面对的受教育者是孩子。或许是因为孩子太小,或许是因为对孩子的认识不足,或许是因为内心的私欲而产生的功利思想。家长表现出许许多多的不放心、不放手、放不下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扭曲了教育的真正内涵,糟糕的教育带给孩子和学生扭曲、糟糕、甚至毁灭的人生。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好心做坏事啊!”
因为爱的缘故,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还小,“别太难为他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只看到了孩子身体的一面,对孩子生活方面的要求,有求必应。这种溺爱心理,会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惯坏了脾气,吃坏了肚子”;另一种是“惯坏了脾气,吃胖了身子”。孩子吃得“膘肥体壮”,家长才觉得光荣。除了生活以外,其他的事情家长就可以不管不顾了。而孩子一旦行为上出了问题,又有“树大自直”的传统思想做挡箭牌,教育就变成可有可无的事情了。
当今独生子女社会,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子女的生活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被家长承包了,孩子从生下来直到上大学,除了“学习”从来不需要做任何事。再加上对于安全的担心,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恨不能帮助孩子做好一切事。这种心理造成了家长不放心、不放手、放不下的格局。
如果家长三不放都是因为家长们的私心作祟。家长把能动的、活生生的人,当成了他们的工具和玩偶。这种心理,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尤为突出。三不放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呢?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偏执,易激惹;冷漠,缺乏责任感;孤独,不会合作。
所以,若要孩子成人,若要学生成才。家长必须学会三放。
第一是放心
“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他自己的运行轨迹,尊重他自己的成长规律是对于他的最好的教育。放心的举动就是一种尊重之举,就像种子种到土里需要一个发芽期,这个时候您胡乱浇水施肥,后果必然是扼杀。待到小苗长出地面,您也不必要过于“勤劳”,“揠苗助长”只能造成禾苗的死亡和毁灭。这个道理,用在孩子的身上,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第二是放手
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去,让他们经历风雨,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筋骨和思想都是在家长放手的情况下变得强壮和丰实起来的。这里需要提醒放要放的科学,“该出手时才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家长要立足于出手管行为,关注“第一次”的发生,给予“第一次”以最好的教育。家长要立足于放手给思想,让每一个孩子的思想都能够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在蓝天和白云之间。可以这样说,放是为了精神,办法就像老鹰把小鹰推下悬崖一样;不放是为了肉体,对肉体的放是放风筝的放,最后还得有一根绳牵着。
第三是放下
有什么事不可以放下的呢?只要做到了放心和放手,孩子将来对也好,错也好,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他们都会正眼面对,他们会从挫折中学会担当。倘若跌了一跤,他们自然会自己爬起来,“挺直了腰杆,重新来过。”失败锻炼的不仅是人的能力,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钢铁的意志。
总之,教育必须做到三放,三放是对教育规律的最好尊重。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成为心理咨询师,提升个人能力!
上一篇:左撇子儿童的心理保健方
下一篇:“问题儿童”的实质是性格有偏差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01“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2把握孩子心理要及时沟通
给父母的建议教育学家们曾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次,在这次调查[详细]
- 03“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
“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人的心理成熟程度与人的年龄大致呈正[详细]
- 04勇于给孩子道歉
如何与子女沟通进而培养良好的感情,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详细]
- 05再谈如何对待孩子说谎行为
*4岁的妮妮不小心打碎了茶几上的花瓶,妈妈问起时,她说是家[详细]
- 06大门生几大生理问题阐发及对策
自卑生理自卑是人际来往的大敌。自卑的人灰心、担心、孤僻、[详细]
- 07快乐的孩子更易成功
小兰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详细]
- 08单亲家庭的孩子
据报道,近几年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离婚夫妻中有[详细]
- 09“禁果”与青春期性教育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详细]
- 01孩子攻击性行为原因及小对策
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详细]
- 02孩子犯错该不该惩罚?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是否该罚,存在争议。罚吧,就一个[详细]
- 03儿童撒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家长都会对自己孩子的撒谎问题感到生气和恼火,但是孩子为什么[详细]
- 04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
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作为年轻的爸妈,咱们都不行制止地会[详细]
- 05成长时节:学生从众心理
如果你留意观察班上的同学,你会发现班上很要好的一群男生可[详细]
- 06玩具和游戏能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玩具和游戏,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玩具不仅有玩耍功能[详细]
- 07为什么青少年不宜早恋
谈恋爱的年龄早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现在我国的实际[详细]
- 08“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心理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9培养孩子自信从鼓励开始
“我不行!没经验,真的干不了。”“这是同学对我的信任,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