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妈妈的引导让宝宝个性更美

2019-05-24 09:18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你准备为自己的审美标准升级吗?

  以上我们谈到的理由通常适用于一两岁以内宝宝,但美的种类有很多哦,不但有外表美,还有行为美、个性美、心灵美……而特别爱美的妈妈们,你们开始注意到宝宝这些美了吗?你们准备给宝宝的美升级吗?似乎许多妈妈还没有这种心理准备。

  尽管妈妈们认为自己宝宝在妈妈眼里是最美,但许多妈妈现在已经“嫌弃”和埋怨孩子了,因为孩子开始任性不听话,脾气不好,个性不像自己,太内向或太好动,早上不起,晚上不睡,太爱哭,不能听批评,只能听表扬,不爱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太退缩,不会保护自己,胆子太小,太敏感,不独立,太粘人,太淘气,不知道谦让表弟表妹,爱抢玩具……

  美丽可爱的宝宝出问题了吗?不是,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就是要出这些问题的,出了这些问题,只需要妈妈帮助他成长,他仍然是最美的孩子。可是,处理不好这些问题时会让妈妈很心烦,妈妈开始觉得孩子的行为和个性不太美,总是挑剔孩子这挑剔那,这可是不太好的苗头啊,如果继续这样,渐渐的,妈妈们开始有教养危机感,甚至开始觉得心血要枯竭了,我们积累的这份审美情感可能会流失哦。

  接着,很可能孩子的模样都开始变得不那么美了,以致于有的中小学生都这样哭着要求过妈妈:难道在你眼时里,我就没有一点好吗?这种情况可不要发生在你身上哦。

  从现在就开始,妈妈们,一定要坚持住啊,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寻求支持力量,多与宝宝之间形成相互心理支持和心理交流,永远都让自己的宝宝在你心里是最美!让妈妈们把欣赏宝宝,赞美宝宝的心态和做法坚持到底!

  妈妈来示范,宝宝行为更美

  文文妈妈当然也觉得文文是天底下最可爱的男孩。可最近,她发现文文一岁半之后学会故意气人了,你越让他做什么,他就越不做,不让他干什么他还偏干,一边干,还一边看着妈妈的脸,有时妈妈看他的样子实在太可气,忍不住时就会打儿子两巴掌,丈夫不造成赞成妻子的行为,说最爱儿子也是你,打他那么狠也是你,你是怎么回事啊!听着丈夫的责怪,看着儿子委屈的小泪脸,妈妈过后也很后悔,但她仍然坚持文文是故意的。

  孩子渐渐长大一些后,妈妈对孩子的评价开始多元化,不仅从情感、外貌等外观来看待孩子,而且从孩子的行为来评价孩子的“美”标准,但孩子的行为让自己心烦意乱时,妈妈说什么也难以认为宝宝很美,她对宝宝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而宝宝呢?成长中本来就是要发生一些弱点,错误的行为只是需要妈妈耐心的理解和提出正确的行为规范就可以了,要反复示范强化,记住哦:第一遍示范和第16遍示范是一样的态度就可以,妈妈的教养行为美,孩子的行为也会自然越来越美的。

  妈妈来引导,宝宝个性更美

  青青妈真觉得青青是个美丽的乖女儿,人见人爱。每次青青妈带女儿出席各种聚会,大家瞪着眼睛看着她家的白雪公主啧啧称赞时,青青妈心里骄傲满足极了。可青青妈渐渐不满意了,因为她越来越发现:女儿的个性太退缩了,不像自己那么外向,像她爸爸一样,不敢叫人,不敢在人前表现自己,谁越夸她她就越往后躲。现在社会竞争对表现力要求这么高,这么没出息哪成啊?!不行,我要鼓励她。于是,只要一出门,言谈话语之间就流露出对孩子的催促,可任她怎么催孩子叫人、表演节目,女儿就是不动弹,青青妈觉得那一时刻女儿不那么美了。

  事实上,每一种个性都有美的方面,只是青青妈妈属于偏外向的人,她不理解内向个性的人其实内心世界很丰富,他们的感受性非常强,他们需要把许多感受都在心里转上很多遍才会决定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愿意表达自己,他们只是愿意在心里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这种个性很美不是吗?而外向的人则喜欢用交流的方式完成感受和思维过程,所以显得很乐群,可这只是个性内外向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如果说有,也要家长来在接纳的基础上细心地引导才对啊。建议对幼小孩子的个性引导尽量用动作、眼神和表情来询问和鼓励,比如抚摸后背,看着孩子眼睛,微笑着点点头等,还有,多给他们体验的机会,多创造交往的场合,让他们有更多可以参考学习的示范。相信,宝宝的个性也会变得越来越美的。

  最后,建议妈妈们学会一首动听的歌——《你在我眼中是最美》,希望这首歌能在大家心里为孩子唱一辈子,歌词就能特别淋漓尽致地抒发妈妈对宝宝的感受:“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坏,你的好,你发脾气时噘起的嘴;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最能体会,你明了,我明了,这种美妙的滋味……”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成为心理咨询师,提升修为看透事物,赢回自己!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