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做个没有怨气的母亲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这样的镜头我们不陌生吧?妈妈唠叨着,经常是对家里最亲近的人,或孩子,或孩子的爸爸:“我养你们几个容易吗?供你们上学,结婚娶媳妇生孩子,也不知道哪辈子欠你们的。”“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妈妈吗?看看妈妈为你为这个家什么时候顾过自己?”“你就知道甩着两只手,油瓶子倒了也不知道扶扶。”“我浑身不舒服,你们也不知道心疼我”……
世界上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抱怨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告诉别人你很累,二是告诉别人你的身体多么不舒服。累了,自己选择方式休息;病了,想办法自己治病。让我们学会致力于自爱,做个不抱怨的妈妈。
当女人觉得为家庭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就为自己抱怨找到了理由。有的女人尤其喜欢自我怜悯,这可不是一种健康情绪,容易引导自己越来越幽怨。一个人总是这样抱怨,在心理学上叫“非爱行为”。以爱的名义进行亲情绑架,令亲近的人产生沉重感。
两岁的儿子晚上闹肚子,三十多岁的妈妈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对丈夫说:“我照看了一晚上孩子,你怎么睡得跟头猪一样?”丈夫昨晚也是值夜班很晚到家,说:“我也很晚才睡,你不知道吗?谁让你当妈呢?他奶奶不是过来帮你了吗?”女人火了:“我当妈怎么着?孩子不是你的吗?我今天也得上班。”丈夫说:“你今天请一天假吧,我没法请假。白天你在家睡会儿不行吗?”
女人情绪上来了:“我难道就是黄牛,该着给你拉犁?我伺候老的,还伺候小的,我……”其实她在心里是想在今天请假的,她的工作也可以请假,但她就是要把心里的怨气冤气发给丈夫。每次遇到点事情,她就这么抱怨下去,丈夫看她这次又唠叨没完,气得扭头走了,而她自己又气得哭了一场。
这样的生活也真是让人不开心。两口子都忙,孩子小,会生病……可是,纵然生活有千般无奈万般辛苦,我们还是要努力想办法从中解脱。不要依赖别人主动来分担你的烦恼,更不要抱怨别人不主动给予你帮助。因爱而付出,即使辛苦,也一定要平衡好啊,这里还有一个心态问题。

态度决定结果。心态决定结果。
我们的妈妈,我们妈妈的妈妈……直至更久远的那些女性,一直把奉献牺牲当作传统的美德。“牺牲”是什么?它就意味着被剥夺生命、奉上祭天,是一种为了某个崇高的目标而放弃自己生命的行为。上帝赋予了我们为人母的角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痛苦中,是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和欢乐,是养育新生命的希望和寄托,是一起成长的机会和体验。虽苦犹乐,我们干吗要牺牲?要在这个辛劳的过程里,学会梳理、调整烦乱的心境,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寻求帮助。千万不要边抱怨边做,让自己更累更烦,也让别人内疚不安,那他对待你的方式很可能就是愤怒、抵抗,而非你所期望的安慰、帮助。心理学上称这是一种自然的情绪转移,因为发泄愤怒比承受内疚容易得多。
且不说前面那位老公的对与错,那位妈妈自身心态是不是也有点问题?
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却相对容易。如果那位妈妈那天换种语气跟丈夫说话,会怎样呢?“老公,昨天晚上看孩子我真累了,我看你睡得那么好,都没舍得喊你帮忙。”你说那位丈夫会有怎样的回答?那位妈妈还可以跟老公说:“昨晚宝宝真是累坏我了。你今天能请假吗?不行的话我就得请假。”你说那位丈夫又会怎么说?实际上问题结果都差不多,但是何必因为埋怨、赌气,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弄得大家都不痛快呢?
我们女人穿梭于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中。一般女性在三十多岁时社交、工作、家庭都忙碌,容易疲惫,到了四十多岁,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确实有时候会感觉分身乏术。但我们要学会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保有着自己宁静的心灵,很积极地在这两者之间跳跃和休息,靠自我的调节,把自己调整到一种不会有过度疲惫和怨气的状态中。
有些累,我们做妈妈的必须受;有些福,我们也要学会自己享。在自己有能力承担辛劳时,就以愉悦的心去做、去付出;当自己实在疲惫不堪不能支撑时,要学会不带埋怨、平心静气地向别人请求帮助。怨气和冤气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真正的爱是先自爱,而不是自怜。自爱就是根据你的意愿,将自己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予以接受,接受自我,接受自我的现实,而接受意味着毫无抱怨。当然前提是必须自己“觉悟”。
不是得意的人生让人快乐,而是快乐的心情让人有了得意的人生。女人对家和孩子的付出、辛劳,也是一个女人体验生命的过程。如果参透人生悟透生命,承受艰辛体会幸福,还是能够达到一种宁静致远、温婉如水的境界的。
生活让我们经历艰难,也拥有快乐;让我们体味苦楚,也品尝甘甜。在经历之后,我们要慢慢使自己大气、沉着、坚强、乐观起来。人的能力真的是练出来的,就像人的双腿,如果不经常进行行走的训练,哪来前进的力量?人的心,也是靠一点一点锻造出来。做的同时,我们的内心在积聚能量。记得,人生路上,我们自己要是在自怜、抱怨中成了一摊烂泥,就只有被踩的份儿。
美丽的妈妈都是情怀柔软、善解人意的,而且是不唠叨、不抱怨的妈妈。这和学识没有绝对的关系。一个学富五车读到博士的女子,面对后代喂养家务琐事,不一定没有怨气和冤气;而一个质朴贤良的农家女子,却也会以快乐和慈爱之心,给孩子和家人带来温暖和幸福。
教养不一定都是学问中取得,它是一种悟性和心态,是生于心灵的一种气质。
想起一个故事:有个女孩要结婚了,母亲送给她一颗珍珠,然后告诉她珍珠的来历——沙子进入了牡蛎的壳内,牡蛎觉得很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子吐出来。所以,它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抱怨,让自己不开心,沙子也不开心;另一个是同化,与沙子和平共处。聪明的牡蛎选择了后者,开始把它的养分挪出一部分,把沙子包起来,当沙子被裹上牡蛎的养分时,牡蛎觉得它就是自己的一部分了。后来,牡蛎给予沙子的养分越多,沙子就越来越成为牡蛎的精华,直至成为它生命中的珍珠。
获得我们生命中闪光的珍珠,也需要我们有牡蛎一样的胸怀。
上一篇:亲子间如何说爱
下一篇:孩子需要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吗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01“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2把握孩子心理要及时沟通
给父母的建议教育学家们曾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次,在这次调查[详细]
- 03“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
“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人的心理成熟程度与人的年龄大致呈正[详细]
- 04勇于给孩子道歉
如何与子女沟通进而培养良好的感情,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详细]
- 05再谈如何对待孩子说谎行为
*4岁的妮妮不小心打碎了茶几上的花瓶,妈妈问起时,她说是家[详细]
- 06大门生几大生理问题阐发及对策
自卑生理自卑是人际来往的大敌。自卑的人灰心、担心、孤僻、[详细]
- 07快乐的孩子更易成功
小兰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详细]
- 08单亲家庭的孩子
据报道,近几年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离婚夫妻中有[详细]
- 09“禁果”与青春期性教育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详细]
- 01孩子攻击性行为原因及小对策
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详细]
- 02孩子犯错该不该惩罚?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是否该罚,存在争议。罚吧,就一个[详细]
- 03儿童撒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家长都会对自己孩子的撒谎问题感到生气和恼火,但是孩子为什么[详细]
- 04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
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作为年轻的爸妈,咱们都不行制止地会[详细]
- 05成长时节:学生从众心理
如果你留意观察班上的同学,你会发现班上很要好的一群男生可[详细]
- 06玩具和游戏能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玩具和游戏,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玩具不仅有玩耍功能[详细]
- 07为什么青少年不宜早恋
谈恋爱的年龄早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现在我国的实际[详细]
- 08“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心理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9培养孩子自信从鼓励开始
“我不行!没经验,真的干不了。”“这是同学对我的信任,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