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弊端,值得每位中国家长反思!

2019-05-16 09:15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中国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懂得如何去爱。也许是历史文化的影响,又或者是自身环境的渲染,中国家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中国式教育的影子。下面为大家盘点中国式教育的弊端,这是每个中国式家庭都值得反思的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弊端,值得每位中国家长反思!

  1、中国家长很少表扬孩子

  韩国的父亲、美国的母亲经常表扬孩子。据高中生自我报告,有53.7%的韩国父亲经常表扬孩子,其次是日本父亲、美国父亲,中国父亲居最后(47.4%)。另外,美国母亲最愿意表扬自己的孩子,其次是韩国母亲、日本母亲,中国母亲居末位。对比发现,中国高中生和父母在一起快乐的感受也最低。

  2、中国父母很少与孩子沟通

  调查表明,经常与孩子聊天的母亲比例高出父亲40~50个百分点。和其他三国的母亲相比,中国母亲经常与孩子聊天的比例要低10~19个百分点。当有烦恼时,四国高中生更愿意找母亲倾诉,但中国高中生找母亲倾诉烦恼的比例最低(72.6%),比排名第一位的日本母亲(91.2%)低了近19个百分点。

  3、中国父母总是不认可孩子的独立性

  在对孩子独立性的认可程度上,四国的父亲比母亲更容易把孩子当成大人看待。但中国父母更少认可孩子的独立性,较少把孩子当成大人。日本父母把孩子当大人看的比例最高(父亲72.5%,母亲69.4%),四国中位居首位,中国父母把孩子当大人看的比例最低(父亲64.7%,母亲50.7%)。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弊端,值得每位中国家长反思!

  4、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很随意

  本次调查发现,父母从来不给零花钱的情况,中国2.0%、韩国3.4%、日本13.1%。多达42.2%的美国高中生回答父母从不给零花钱,这可能是因为美国高中生大多要通过劳动自己赚取零花钱。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最随意,孩子需要就给的比例最高(63.1%)。

  5、中国父母喜欢用金钱奖励好成绩

  调查发现,父母在孩子过生日时给零花钱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奖励考试取得好成绩。用金钱奖励好成绩的做法中,中国父母的比例最高。30.4%的中国高中生因为在竞赛中表现突出而得到过父母奖励的零花钱,为此得到零花钱的日本、韩国、美国高中生分别为13.8%、11.4%、15.4%。

  6、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消费要求多检查少

  家庭对孩子的消费教育通常包括指导孩子合理规划、量入为出等。调查发现,61.5%的中国父母经常提醒孩子“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要求孩子合理规划自己的花费,比例都高于其他三国;中国高中生父母提醒孩子购物要货比三家、询问孩子零花钱的用途,高于日本和美国,但低于韩国;另外,21.1%的中国高中生父母要求孩子记录自己每天的花费,也高于日本高中生父母,但低于美国和韩国。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弊端,值得每位中国家长反思!

  7、中国家庭十分纵容孩子的消费需求

  各国父母给孩子的消费教育中均提倡勤俭节约。超过八成的中国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要节约,位居四国首位。其他依次是韩国、美国、日本。但中国的高中生父母又最容易满足甚至纵容孩子的消费需求。43.0%的中国高中生认为,只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家人都会给买,比日本、韩国和美国的高中生高出约27个、16个和23个百分点。

  8、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朋友不了解

  调查发现,近七成高中生父母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半数多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六成多父母知道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七成多父母了解孩子回家以后干什么。中国父母对高中生的交友情况了解最少,比平均值低6个百分点。中国高中生和父母聊天最少,觉得烦恼无处诉说的比例在四国中最高。

  9、中国家庭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成绩关心最多,比例为86.8%,比日本高22个百分点,比美国、韩国父母也高出4~6个百分点。学习成绩位居父母最关心之首,不仅高于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关注,更远远高于对孩子生活习惯、交友情况和情绪变化的关注。虽然中国父母对孩子很关心,但是给孩子的激励却很少,在四国中位居末位。

  10、中国家庭允许孩子决定升学或前途最少

  比较而言,虽然中国父母总是干涉孩子的比例最低,不干涉孩子课余时间的比例也较高,但是他们允许高中生自己决定升学和前途的比例也最低,比平均值低22个百分点,与其他国家相差18~47个百分点。而美国高中生认为“父母老是干涉我”的比例最高,不干涉课余时间的比例最低,但是美国父母给孩子决定自己升学和前途的自主权也最多(90.3%),比中国高47个百分点。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