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父母适时搭建亲情桥梁

2019-04-22 10:55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很多双职父母会把孩子交给亲人照顾,到了周末才接回家中,寒暑假更是把小孩长留在亲人家里。社会上这群小孩已经有了一个很无奈的称号——留守小孩,而在周末才有时间接孩子回家的父母也要很无奈地充当了“周末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小孩这种现实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无奈和困扰。心理学家和家庭治疗师都认为,这种照顾孩子的模式,对亲子关系和子女个性塑造会构成损害。可是明明知道不好,却又无法放弃工作,究竟可以怎么办?

  孩子与家长周末才见面的照顾模式,会产生很多问题,包括:

  1、缺乏亲情

  子女对父母欠缺感情,反而把照顾者当成父母。父母也会把子女当成是施行管教、矫正错误行为的对象,彼此间缺乏感情。

  2、变成“教鞭”

  管教必须以感情作为基础,否则,小孩难以感受父母是因爱而施教,只会感觉到大人是无情的“教鞭”,造成管教困难。

  3、“圣诞老人”

  长期不见面,见面时,父母会产生补偿心理,务求令气氛和谐,用享乐来满足小朋友,变成了“圣诞老人”。但当日后要管教时,形象会产生极大差别,小孩难以适应。

  4、干扰生活

  小朋友平时有他们的生活秩序,感觉自如,但一到周末回到父母家,反而觉得受到干扰,未必乐在其中。

  5、父母吃醋

  谁照顾小孩,小孩便会亲近谁,但父母会吃照顾者的醋,尝试争取跟小孩建立亲密关系,令小朋友出现“效忠于谁”的矛盾,无所适从,大人之间的竞争也会令关系受到影响,尤其是婆媳之间的关系。

  6、小孩养成“投机”心理

  照顾者与父母的管教方法不一致时,小孩会感到混乱。聪明小孩会从中学会投机取巧的习惯,这边不允许的要求找个借口到那边去再要求一次,小孩得到了最想要的,却得不到最适合他们的东西。

  7、期望过高过低

  小孩子从幼儿开始就当“留守小孩”,很多父母会等到他们读小学时接其回家,但亲子间缺少了五、六年时间的相处,父母对子女的生活习惯、成长快慢、喜好等各方面脱了节,会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过低。

  情绪问题种下祸根

  心理学家并不建议“周末父母”这种照顾模式。很多人以为0岁的婴幼儿还不懂事,其实能够在0至3岁建立稳定的依附关系非常重要,这是形成性格及情绪的重要基础,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都是因为小时候的依附关系建立得不好所导致的。因此,经常转换照顾者是很不利于小孩的成长的。

  道理很简单,成年人半年换一次工作也会觉得辛苦,觉得难以一下子适应过来,何况是适应力较弱的小孩呢?依附关系稳定,有助于建立社交关系。感到被爱、有安全感,才能建立自信、懂得与人相处。否则,将来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抑郁、无法过度哀伤而引发深层的情绪问题。

  适时搭建亲情桥梁

  分开时

  *买一个公仔或枕头给子女,跟他们说那是妈妈来的,让父母的象征性一直陪伴在身边。

  *给孩子重温平时拍摄的短片,或在录音带上唱歌给他听。

  *每天通电话,让大家记得对方,如果时间精力允许,可以每晚在电话里给孩子讲故事,或帮忙解答学习上的难题。

  *把小孩子的相片放在钱包或床头,保持感情。

  *把家庭照放在孩子的身边。

  *照顾者应帮忙做感情的桥梁,在孩子面前多提父母,说明父母的情况,别说父母的坏话。

  见面时

  *不要只顾吃喝玩乐,应多观察孩子平时的生活,否则便看不到真实的一面。

  *见面时,必须带着增加认识的心情和动机,才能了解其脾性。子女在家时,应亲自照顾,不要只顾处理私务,把孩子晾在一边。

  *见面时最好离开照顾者,一家人单独相处,可以跟孩子一起去逛街,这样可以认识孩子的世界。

  *聆听小孩的说话,假如他告诉你:“妈妈,我好想你!”可以回应:“妈妈也想你啊!”认同他的感受。别只跟他说道理:“妈妈要上班挣钱养你呀!”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