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爱因斯坦成才经验——爱好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019-04-22 10:55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6至14岁的时候学过拉小提琴,但没有遇到一个好老师,进步不大,后来他爱上了莫扎特的奏鸣曲,激起了他对音乐的真正热情,在心中产生了一种要把优美的乐曲表达出来的强烈愿望,而这种愿望逼着他自觉地去努力提高演奏技巧。终于,他成了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爱因斯坦总结这段体验时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

  爱好竟然具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它到底是什么呢?心理学上往往把爱好定义为,人们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所引起的一种积极活动倾向,它是好奇心的进一步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兴趣和爱好的含义不加区分。实则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爱好是兴趣的进一步深化,它所体现出来的接触、认识或探究某种事物的欲望比通常意义上的兴趣更为强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爱好总是和人积极主动地从事有关的实际活动相联系。例如,爱好音乐的人,不只是对音乐有兴趣,而且还有从事音乐活动的倾向;或者对某种乐器爱不释手,经常演奏,或者经常练习唱歌,或者经常创作乐曲和歌曲等等。又如,有的人只是喜欢观看或谈论足球比赛,但自己不喜欢踢足球,我们只能说该人对足球感兴趣;而不能说他爱好足球,假如他自己常踢足球,我们才能说他对足球有爱好。或许还能这样说,兴趣是爱好的前提,对某物有爱好,就一定对某物有兴趣,但对某物有兴趣,并不一定对某物有爱好。只有当兴趣继而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兴趣才变成爱好。譬如,一个人当初只喜欢看别人钓鱼,可以说他对钓鱼产生了兴趣;后来,他自己也跃跃欲试,遂带着鱼杆和鱼饵跟别人一样坐在河塘边垂钓。久而久之他爱上了钓鱼,一有空就带着鱼杆、鱼饵去河塘边垂钓。这时,我们才说,这个人爱好钓鱼。

  我们已对爱好的含义有所了解,接下来谈谈爱好为什么能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以及做出新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统统要经过学习、训练以及探索等活动,而且这些活动往往是长期的、艰苦的。爱好恰恰是和活动紧密相连的积极的倾向性。对活动有了爱好,活动就变成了一种乐趣,因而无需强迫和督促,他自己就会自觉地、主动地去从事这些活动,即便这些活动本身的内容是艰难的或枯燥无味的。很多人所以能够通过刻苦地自学走上成才之路,就在于找到了“爱好”这位最好的老师。国际飞行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蒸气机时代的开创者瓦特,电器时代的领导人富兰克林,对电磁学做出了伟大贡献的法拉第,“发明大王”爱迪生,苏联作家高尔基等世界名人都是因为先有了爱好而通过自学走向成功的。

  爱好还可以促使“后进生”成为天才。许多科学家小时候学习库绩并不好,有些甚至被老师、家长讥讽或辱骂过,可是这些学习很糟糕的孩子,后来却一鸣惊人,对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如,被老师骂为“笨孩子”的学生希尔伯特,后来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被老师骂为“笨蛋”的牛顿,后来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被老师斥为“永远出息不了的人”,后来却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人以后的进步,都少不了爱好这一关键因素。

  爱好,不仅对小时候学习成绩差或自学成才的孩子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受过系统教育或在学校学习成绩全优的人也同样有促进作用。例如,被评为十九世纪最后一个全能物理学家的费米,从入小学起学习成绩一贯优秀,1938年他因发现了慢中子诱导人工衰变现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在读小学、中学、大学时,一直是学校的高才生,后来也获得了诺贝尔奖金。热爱科学,使费米、居里夫人及其他一切科学家自觉地学习,主动地创造,热爱科学,使他们努力奋斗,终生不渝。

  现在的父母犯愁的问题无非是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或是某项技能学不好等等。为何我们不去向“爱好”这位最好的老师求教?其实,只要了解了孩子的兴趣所在,将其良性发展成孩子的爱好,何愁孩子成不了才呢?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