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中美两国学校心理教育比较

2019-03-12 10:27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学校教育(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是现代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工作。我国大中小学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有多种提法,如卫生教育、品质教育、素质教育、健康教育、教育等,在做法上有咨询、辅导、训练、治疗、诊断、常识课等多种。所有这些提法与做法,其内容、目标、形式和方法都基本一致,都可以用教育一词来概括,其核心都在于“”,最终落脚在“教育”。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学校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比较,从中可以得到些借鉴和启示,以期促进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

  美国一向注重中小学的教育,尤其注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运用。通过诊断、评价、咨询、预防和干预等形式,为学生创建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自20世纪以来,美国学校教育由产生至成熟,发展非常迅速。学校教育正成为目前美国应用学体系中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并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积极以社会需求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在1915年,美国第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格赛尔(A.Gesell)从事学校教育工作时,全美学校教育工作属于起步阶段。随着人口及入学率的急剧增加,美国学校教育顺应社会形势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洗礼:第一次是全球工业革命欣起的早期职业辅导运动,促成教育走进学校;第二次是受法国学家比奈(A.Binet)、西蒙(T.Simon)智力鉴别实践的影响,开始在学校推行测验,使学校教育得以沿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还专门颁布了特殊教育法,使教育从产生时起就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第三次是由于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导致疾病的大量发生,特别是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的《一颗自我发现之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的发表,更使健康和卫生观念为人们所接受,美国学校教育由此得以蓬勃开展。进入新世纪,由于美国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使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如虐待儿童、校园枪击、、辍学、等问题愈加严重。为此,美国学校咨询协会(ASCA)专门规划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2000年学校咨询》行动纲领,要求美国学校教育在未来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专业队伍庞大,培养计划完善

  在二战后的五十年代,美国从事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员大约为1,000人,到了七十年代,就上升到5,000人,尤其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期间,美国的学校教育迅猛发展起来,对学校专业人员的需求空前高涨,突破到20,000人。依据全美学校学者协会的一项估计,目前,各州从事学校服务的人数已达22,000到25,000之间,其中女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今,美国学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已由1934年的1:60,000发展到目前的1:1500。这一发展趋势还将逐年增加。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在职培训大量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已是社会发展所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从事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员的资格和训练提出过三项明确的要求:①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②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③系统修完有关学课程。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是按照这三项基本要求来培养鉴定学校教育专业人员。在美国,咨询学是一个攻读人数众多的专业,每年可毕业的辅导学硕士16030人,博士约907人,美国人事指导协会还专门制定了学校教育辅导专业人员培养标准和计划,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课程设置上,既有教育学、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基础理论学科,又有具体的辅导与指导方法,及行为测验法等专业技能训练。

  现在,美国学校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内容日趋丰富和完善,着重在健康、儿童发展、学校组织、学习行为和动机等方面加以培训,同时还包括为期一年的实习,更多地倾向于以教育评估、评价与干预为主导,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教育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三)服务职能和内容广泛,组织管理机构健全

  美国学校学家分会最初的宗旨是以学校为主要服务机构,学生是学校教育专业人员的直接服务对象。目前已逐渐从学龄儿童扩展到了3-21岁以外的年龄段服务,其职能也日趋多样,由最初的筛选者角色,(即筛选出需要接受教育的学生并为其设计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指导),发展到修复者角色(进行干预,满足学生健康需要)和咨询师角色(主要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咨询),以及现在的工程师角色(协调整个教育服务系统的发展)。职能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延伸,使学校教育的服务内容也呈多样化,具体包括:咨询、评价、干预、预防、教学指导、研究与策划及健康服务等方面。

  美国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在今天越来越大,主要得益于它两大健全的全国性学校学学术组织机构(1944年成立的美国学会学校学家分会和1969年成立的美国学校学家学会),两大学会均在各州设有分会,有严格的入会资格和管理制度,主办各级学术期刊,学术交流和种种研讨培训十分活跃。此外,成立于1946年的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更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健康的科研机构,是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的25个机构中的一个,主要致力于了解、治疗、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研究。这也使美国学校教育的正常健康发展有了坚强的后盾和保障。

  二

  从国际比较的视角考查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不能不承认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无论是从学科建设还是从教育实践方面来看,都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为此,在了解美国学校发展特色的同时,很有必要反思我国学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一)我国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凋整学校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学校教育在面向21世纪社会的各种挑战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而在我国,科学的发展道路极不平坦,至今仍在模仿学习中追赶世界学潮流,与美国庞大的学专业队伍相比,我国学队伍十分单薄,教育人才严重匮乏。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学校教育专业几乎还是空白,真正有能力和资格开展教育师资培训的学校屈指可数,而且在师资、教材、教学手段、教学实习等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学科发展的低水平直接导致教育的普及应用水平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需求,学校教育也还没有能真正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发展壮大。

  长期以来,我国科学重理论、轻应用的片面倾向更导致了国人对教育工作的诸多误解和偏见,即使受过相当教育的人也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人们更看重成绩、考试,而对人格,素质及社会适应不良等因素却视而不见或茫然、回避,甚而教育行政主要部门及领导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义也缺乏必要的认识。教育意识、手段陈旧落后是难以开展现代教育的,特别是现行教育体制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影响了学生创造力及个性的充分发展。

  (二)对我国学校教育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纵观美国学校教育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学校教育已经形成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服务体系。在整个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无疑给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以深刻的启示,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因此,如何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教育体系是促进当前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的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得较快较好,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偏远地区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加入WTO带来的社会的变迁,迫切需要科学的介入和加强健康的维护。应该说,学校教育是具有广阔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基础的。正因为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对此高度重视,这对大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还远远不够,应明确认识到,学校教育是实现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重新给学校教育定位,甚至可以采取行政管理手段强化教育工作的推广,积极培养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并且进行系统规划,加强教育专业的建设,以确保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人员的培养规格,从而加快我国教育人才职业化的进程,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使教育工作在我国得以全面顺利地开展。

  在我国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自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的实际,通过开展教育课程化的实践探索,及时总结我国开展学校教育的得失,在学习和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教育的应用性研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学校教育模式,这对确保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美国学校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主动服务于大众社会,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当是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相当不完善。对此,应着眼于未来,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整体教育服务网络,即从学校教育服务机构的建设到区域教育服务机构的建设,最后发展为全国教育服务机构的建设,以有利于推动全国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

  (三)我国学校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走向

  进入新世纪,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价值观念都将随生存环境及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对健康的关注也将更加深入,因而教育及相关研究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加强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共识。教育将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这是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校教育工作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专业队伍。目前兼职现象较普遍,随着学校教育在全国的深入开展,实现我国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化已是势所必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已开始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对其进行教育的资格和能力的认可。现代教师如果缺乏必备的教育能力将可能被视为“不合格”,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今后师资培训及教师职业资格认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时代的到来将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开辟全新的途径,教育也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1999年就率先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咨询网站,北师大的“牵牵热线”也广受青少年的欢迎,网络咨询(web consultation)已渐成时尚。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技术催生了一大批与教育服务相关的新的服务行业,一大批新的专业用语应运而生,诸如网络辅导(web counseling)或线上治疗(online therapy),具体服务方式还有电子公告(BBS)、网上测验(web test)、电子邮件(Email),个别或团体线上即时文字交谈(Talk)或(Chat)、网络电话(l-phone),即时视听(Real time video)等等。可以预见,网络技术的被广泛使用,将促使教育在重视个别辅导的同时,进一步向团体辅导发展,使教育的实践性更强,应用性更广,以强化教育个别与团体的有机结合,促使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为了优化受教育者的成长环境,使之真正成为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教育的重心必须同时关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使之朝着家庭健康、全民健康、人人接受教育的方向发展。同时将不断拓宽教育的领域和内容,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指导,使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自己的创造潜能和价值,促进个体的发展和完善,使各种素质达到最优化,使之真正成为健康、自主、和谐且具有创造性能力的新人。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