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多多满足孩子尝试花钱的欲望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专家说法
对许多年轻的家长来说,几乎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可谈。有的是那些书本上的理论,操作起来常常感觉力不从心,所以一旦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就常常不知所措,虽然表面严厉,满脑子想招,但关于怎样教育孩子最好,心里并没有底。孩子拿钱的行为就像一个轻型炸弹落在父母的心里,处理起来无章可循,异常的头疼。其实也曾拿过家里的零钱,我发现后,都给了及时的教育疏导,我感觉效果还成,不知道孩子是否能真正认识到这一事情严重性。这怎么培育下一代,还真是个问题!
其实想来,由于年龄与经验的原因,孩子做错事是不可避免的,发现问题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多多满足孩子尝试花钱的欲望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每个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基本上是需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所以他们用钱的机会很少,对钱的概念就比较少,父母也很少就钱这件事与孩子进行交流。再就是,幼儿期正是孩子模仿成人行为的时期。当他们见到大人或小朋友用钱买东西时候,自然会有种强烈的尝试欲望。他心里也许在想“我也要这样做”。你回想一下,孩子在拿钱以前是否也试着与你沟通过,或说起过“某某小朋友做什么了”,或是说他想要什么东西,或是其它的举动?孩子是不是在试探无望的情况下,才去打开你的钱包或他的小储存罐?
别让孩子太孤单寂寞
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那种心理上的单薄与孤独,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不能完全理解与体会的。还记得一件相关的事:一个孩子,父母都忙着做生意而无暇顾忌他的内心对亲人的感受,后来孩子发现,每当他拿了父母的钱,爸妈就会训他一顿,过后几天就对他很是关心。这样,孩子过一段时间就拿父母的钱,以此来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培养孩子对钱这个概念的认识
也许在孩子的意识中,家里的零钱与他们的玩具没有什么差别,自己可以拿来用的。所以也就很坦然地拿了去花,而不是根本意义上的偷窃行为。家长可以在家里专门找一个抽屉放钱,钱最好是一元一张的,还可有些零钱,里边放一个本作记录用。明确告诉孩子,这里的钱在急需时可以拿去花,不过拿多少,找回多少,买什么东西要记下来,还要写明时间。这样,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觉得家长信任我,反而不会乱花钱。如果孩子花钱不当,要及时讨论、引导,培养孩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压岁钱和剩余的零花钱给孩子储存起来,开一个活期存折,陆续存入,真正需要时,用多少取多少。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积累资金的能力,而且培养量入为出的好习惯。
多些关心,少些责骂
孩子发生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反思自己:是否因工作忙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孩子是否缺乏了您的关爱?我们自己应从哪儿去找根源?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对于这些学习的欲望,成人要给以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也许有很重的工作要做而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当孩子在家长那儿得不到支持,学习欲望受到了阻碍时,他们就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那些创新行为,常常使家长感到震惊,有的家长会把一些行为夸大为“犯罪行为”来吓唬孩子。有的家长则是拳脚相加,以皮肉之苦让孩子得到教训。这些虽然也能让孩子知错,但却不是最好的办法,有时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茫然的心态,或者产生逆反心理而更加难以教导。其实,您勿需发怒,只要严肃而温和地告诉孩子,这种做法的错误所在,然后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小编寄语
对于孩子悄悄拿钱这件事,我们是否也看作是孩子学习、成长、生活过程的一段必经之路,父母不用过分的紧张。总的说来,孩子毕竟年龄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是非观念,家长应该抓住时机,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父母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让孩子坐到身边,用平和的态度问清孩子拿钱的目的与想法;然后就他自己能买东西这种勇敢尝试的精神给予赞赏,给孩子以信心;再就是要严肃地对孩子讲清楚:钱是不能随便拿的,不管家人的还是别人的,只要是没有经过对方同意, 就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是大家都不喜欢的;如果想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只要合理,父母不会反对的;如果有特别的需要,来不及给父母去说,可以先做你认为对的事,但过后要如实向父母说明用钱的目的和金额,这些都是爸爸妈妈所喜欢的;让孩子明白最不好的行为是自己悄悄地拿钱去用而不告诉父母。这样既能让孩子懂得了一定的道理,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又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了必要的满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社会规范、道德意识与法律概念。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上一篇: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六大因素
下一篇:清华学子的“郁闷”新解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01“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2把握孩子心理要及时沟通
给父母的建议教育学家们曾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次,在这次调查[详细]
- 03“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
“小大人”心理成熟问题人的心理成熟程度与人的年龄大致呈正[详细]
- 04勇于给孩子道歉
如何与子女沟通进而培养良好的感情,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详细]
- 05再谈如何对待孩子说谎行为
*4岁的妮妮不小心打碎了茶几上的花瓶,妈妈问起时,她说是家[详细]
- 06大门生几大生理问题阐发及对策
自卑生理自卑是人际来往的大敌。自卑的人灰心、担心、孤僻、[详细]
- 07快乐的孩子更易成功
小兰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详细]
- 08单亲家庭的孩子
据报道,近几年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离婚夫妻中有[详细]
- 09“禁果”与青春期性教育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详细]
- 01孩子攻击性行为原因及小对策
佳佳和莎莎正在画画,佳佳缺一支红色的蜡笔,看见莎莎笔盒里[详细]
- 02孩子犯错该不该惩罚?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时是否该罚,存在争议。罚吧,就一个[详细]
- 03儿童撒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家长都会对自己孩子的撒谎问题感到生气和恼火,但是孩子为什么[详细]
- 04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
当宝贝尖叫哭闹时怎么做作为年轻的爸妈,咱们都不行制止地会[详细]
- 05成长时节:学生从众心理
如果你留意观察班上的同学,你会发现班上很要好的一群男生可[详细]
- 06玩具和游戏能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玩具和游戏,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玩具不仅有玩耍功能[详细]
- 07为什么青少年不宜早恋
谈恋爱的年龄早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现在我国的实际[详细]
- 08“希望他叫我声妈”——谈继父母心理
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里的杨抗震,是三四岁时由继母抚养[详细]
- 09培养孩子自信从鼓励开始
“我不行!没经验,真的干不了。”“这是同学对我的信任,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