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家中的“软爸爸和硬妈妈”

2019-08-21 09:03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你是怕爸爸还是怕妈妈啊?”如果问小朋友这个问题,相信回答怕妈妈的绝对不比怕爸爸的少。与以前惧怕威严的爸爸相比,在现在的孩子眼里,爸爸变得越来越和蔼宽容了;而温柔慈爱的妈妈,则变得越来越严厉了。记者在近日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孩子们的心目中,传统的“严父慈母”形象已逐渐被“严母慈父”所取代。

  过半的孩子“怕妈妈”

  5岁的东东在小区的花园里玩耍,全然不顾地上的泥土,有几次竟然“扮演”着士兵,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弄得一身都是土。奶奶大声呵斥着,他也不理会,照样疯玩。没有办法,奶奶使出了“杀手锏”,“你妈妈下班回来了,再不起来,妈妈要打你屁股了!”听到此话,东东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乖乖地跟着奶奶回家了。

  “这孩子就怕妈妈,其他人再怎么批评他都没用。”奶奶说,以前的孩子都是非常怕爸爸,现在的孩子倒好,反过来了,见到妈妈就像老鼠见到了猫,害怕得不得了,而对爸爸则是嘻皮笑脸的,一点怕意都没有。

  女儿已经5岁的张先生说,孩子根本不怕他,每次孩子做错事了,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妈来了”或“我告诉你妈”,孩子立马就变乖了。为什么会怕妈妈呢?不少小朋友的回答非常相似,大多认为妈妈很严厉,一名6岁的小女孩说,“妈妈总是催我吃饭,不让我看电视,爱批评我。”

  妈妈为啥成了“老虎”?

  父母在家庭中的传统定位一直是“严父慈母”的模式。但是“严母慈父”已成为现代父母角色的主流。

  “每次都是我来当恶人。”一说起这个事情,东东的妈妈满脸不高兴,“孩子爸爸工作忙,成天出差,家里的老人对孩子又是一味地宠爱,平时教育孩子全是我的事。孩子犯了错误,又不讲理,我一急,就翻脸或者打打孩子的屁股,时间一长,我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是一只老虎了。”

  南医大二附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焦泽霖说,现代的女性大多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视野也很开阔,有一套教育孩子的理念;女性的心思大多比较细腻,对孩子的要求相对就较严格;而且一般来讲,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高,所以,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严母”。

  “严母慈父”是好是坏?

  “严母慈父”是好是坏?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也是众说纷纭。

  张先生说,“慈父”现象的出现应该是对不良传统的反叛,让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变得柔和起来,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好处。但也有家长并不这样认同。杨女士说,“严母慈父”会导致严重后果,因为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同的,父亲的阳刚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父亲过于软弱,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过于阴柔。

  “其实,严母慈父也好,严父慈母也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都不能过于偏颇。”南医大二附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焦泽霖说,父母亲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特征:父亲的胆大,有利于维护孩子的探求欲与好奇心;母亲的细心,会培养孩子观察的能力,体验更加深刻。如果父亲一味地“慈爱”,孩子就无法坚强起来;如果母亲总是“严厉”,孩子就会缺乏爱心的呵护。“教育孩子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该慈爱时就慈爱,该严格时就严格,而不应该分成爸爸该怎么做,妈妈该怎么做。”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