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宝宝“不会做”究竟是谁的错?

2019-08-16 09:06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导读:“习得性无助”,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还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不会做事”是这样“习得”的

  训出来的“不会做”

  3岁的阳阳上了幼儿园后,开始喜欢自己穿衣服了,但她不仅穿得很慢,而且经常系错扣子、穿反鞋子。最初,妈妈还能忍受,几次过后,就因为耽误上班时间,妈妈有点急躁了:“真笨,你根本不会自己穿,还耽误我的时间!”从此,阳阳再也不愿意自己穿衣服了。

  又有一次,阳阳拿着杯子喝牛奶的时候,不小心把牛奶洒了自己一身,妈妈大声训斥她:“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渐渐地,阳阳无论做什么事都显得过分小心翼翼,这期间妈妈在阳阳弄坏了贵重物品时又把她训斥了一顿,结果阳阳做事时都过分紧张,过分紧张使得她做事慢而且容易出问题,又被脾气暴躁的妈妈更多地训斥。最后,阳阳不愿意独自做任何事,妈妈也越来越少让她做。时间一长,阳阳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对做任何事都失去了兴趣,甚至连试一试的愿望都没有了。

  宠出来的“不会做”

  涛涛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呢、外公外婆共同照顾着这根独苗。只要涛涛去拿水杯,奶奶就像救护车一样呼啸着跑过来,边夺他手里的杯子,边大声喊:“宝贝啊,你怎么能拿这个,烫着怎么办!”有次,妈妈希望涛涛自己上楼回家,做了半天的工作,涛涛好不容易才同意,谁知奶奶从楼上下来,一把背起涛涛,心疼地说:“别累着我的宝贝喽!”当同龄的小朋友都能自己穿衣、游戏的时候,涛涛什么也不会,而且在与小朋友交往时,就退缩。

  专家解析:

  这两个例子中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助”,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还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个体会由于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因为习得性无助而长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宝宝习得性无助感主要来自爸爸妈妈的错误教养方式;如果你不允许宝宝犯错误,对他的错误厉声喝斥;如果你对他过分呵护溺爱,不给他自己做事从而体验成功的机会;如果你常常在亲属朋友面前数落宝宝的不是,让他感到自己一无是处,那么宝宝很可能会渐渐地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而变得退缩和畏惧。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