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为何50%成人不愿长大 - 成长物语 - 大心理网-中国心理门户网

2019-08-09 09:00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国际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强调,健康的人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均要符合其年龄特征。换句话说,人的心理年龄要与生理年龄保持一致;心理上过度幼稚或老气横秋都暗示着某些问题的存在。

  典型例子是,女大学生和年轻白领一度流行穿娃娃装、梳娃娃头、用奶瓶喝水。这种朝婴儿期倒退的行为,暗示着拒绝长大。而更极端的例子是,一位女生前不久在美国自杀,据悉她当时正在读第三个博士学位;对一个年近三十的女性来说,无法真正走向社会,也表明其在心理方面的不成熟。

  对于行事幼稚、拒绝长大、“想永远扮演孩子而拒绝扮演父母”的人,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彼得·潘综合症”。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这类人虽已进入成年,但心理上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他们爱玩、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较依赖他人;对于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责任,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如频繁更换工作,迟迟不愿结婚,不愿成为父母;他们还表现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

  导致彼得·潘综合症的原因与家庭教育环境密切相关。比如,父母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应承担的责任;此外,父母中的一方在婚姻关系中不能得到满足和慰藉,如父亲长期在外,母亲感到孤独和空虚,与孩子结成过度紧密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母亲需要一个永远长不大、不会离开她的孩子,孩子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角色。最后,因为错过了与父母分离、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关键时期,即使父母发现问题,想将孩子推出家门推向社会,往往也为时过晚。

  心理不成熟所带来的影响将波及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及工作等方面;当遭遇挫折和人生不如意时,他们还可能沉迷于酒精和药物。最好的方法是尽早正视自己,正视现实。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曾列举出心理成熟的十条标准,这也是彼得·潘们要真正走出童话、走进人生所要达成的目标。要摆脱彼得·潘综合症,首先面对现实,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后果,接受人生的局限,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增强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