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您的孩子有忏悔心理吗?

2019-08-06 09:05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孩子有了过错,能听从家长的教诲,或者未经批评即能自责,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是从婴幼期就开始培养的忏悔心理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时,就会开始萌发“羞耻”心。犯了过失,会产生一种不安情绪和害羞心理。这种不安和害羞,就是“羞耻”心。这时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长到3岁左右,就能逐渐具备自控、自尊意识。有了这些意识,不需要外界的强制,孩子靠自己内在的心理机制就会自动调节并协调与外界的关系。当有过失时,就能自觉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行鉴别,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反馈,从而产生忏悔心理。忏悔心理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对以后形成谦虚自重的个性心理品质有极大的影响。

  家长培养幼儿的忏悔心理可采用暗示、榜样、鼓励和熏陶等方法。

  暗示法:

  当孩子出现轻微过失时,家长不要急于训斥,更不要流露出不满,可提示他,“想一想,这样做好吗?”暗示他做错了事。如果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不对,就要亲切地讲清楚错在哪里。这样,以后孩子若再犯同样的过错,一经提示,他就会有后悔的表情。这时,家长就不要再责备。唠唠叨叨反而使孩子心烦意乱,不利于忏悔心理的养成。

  榜样法:

  家长做错了事,只要是孩子知道的,能理解的,就要当着孩子的面诚心表示懊悔,如说“我真不应该”、“我很难过”、“太遗憾了”等。父母也可以在孩子面前互相赔礼道歉,请求对方谅解。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习父母的榜样,知道有了过错应该悔改。常见做父母的打破了碗或弄洒了汤,说一声“哎哟——讨厌”就完事,这对孩子会产生不良影响。

  鼓励法:

  当孩子为过失而悔恨时,家长应表扬他勇于认错的精神,鼓励他努力改正错误。这时的鼓励与安慰能使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强化他改正错误的决心。特别是当孩子述说自己的过失而表示懊悔时,家长应谅解他。谅解本身就是对孩子改正错误的最好鼓励,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和情感上的满足。相反,家长的怒气常会挫伤孩子忏悔的勇气。孩子的说谎和狡辩也常常是从这里开始的。

  熏陶法:

  这种方法要求在情感的基础上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认识到忏悔是勇敢和正直的可贵品质。方法是经常给孩子讲解一些事例或故事,为孩子树立起具有忏悔品质的儿童形象。这种无声的熏陶,如和风细雨,滴滴注入心田。

  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要耐心细致,特别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勇于自我认知、自我忏悔的决心和敢于吐露真情的纯洁心灵。尊重孩子是不易做到的,几千年来形成的封建伦理影响,父母的尊严、权威,常常驱使大人在孩子做错事时,错误地采取嘲笑、指责甚至侮辱的态度。特别是当孩子出于好奇或无知而犯错时,父母的简单蛮横往往伤害孩子对事物的探求欲望,造成孩子心理畸形发展,这是值得警惕的。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