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家庭物质刺激带来的问题

2019-08-05 08:55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大行其道的物质刺激

  人性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物质来满足需求,当这种需求不能得到及时、足量的保证时,负面情绪也就油然而生了。

  ——《经济学论纲》

  在21世纪中,对于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成功就是教育孩子的成功,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主流论述。

  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才有教育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21世纪里,最有价值的投资,就是对教育孩子的投资。

  这样的观点本无不妥,然而按照我们惯常的理解,投资总是与金钱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当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时,家长对孩子的投资就开始停留在近乎泛滥的物质层面之上了,而在这种投资当中,家长给予孩子的物质刺激,就更是愈发呈现出严重扭曲的面貌。

  所谓的物质刺激,指的是运用物质的手段,让受刺激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由于物质是人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的普遍需求,因此,以物质为主要导向的激励模式,在近几年的职场中大行其道,同时也受到了相当良好的作用。

  就这样,在职场中见识了物质刺激强大效应的家长们,便开始将这种模式移植到家庭中,希望藉此来完成对孩子的正面引导。

  于是我们看到,在许多家庭中,年轻的父母们从孩子降生起,就开始频频用物质刺激为诱饵,希望用满足孩子物质欲望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向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的家庭中,这样的现象甚为普遍,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句式。

  “如果你考上重点学校,那么爸爸奖励你……”

  “如果你考了前三名,那么妈妈给你买……”

  “如果你弹熟这首曲子,那么就带你去……”

  这样的话语在我们的家庭中频频出现,我们甚至可以毫不怀疑地说,以物质刺激作为孩子教育手段的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中的常态。

  物质刺激的手段是简单的,但这种模式之所以会成为常态,在于这一模式的确存在着合理之处。

  我们在前面说过,人对物质存在着普遍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由于其性格中天性的成分占据了主要地位。

  就孩子的天性而言,面对着高档的玩具,精美的食物、漂亮的衣服,要让他控制住自己的内心欲望,这种要求明显是缺乏人性的,也是缺乏依据的。因此,如果没有父母在这一方面给予适当的保障,或者是父母对孩子的欲望缺乏足够的重视时,其结果必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快乐的负面情愫。

  这样的结果,既是孩子难于承受的,也是我们的家长不愿看到的。而当物质刺激以激励模式的面目存在时,既能够满足孩子对于物质的欲望,同时又能够成为家长实施教育的手段,自然也就容易被万千家长广为接受了。

  然而,看似两全其美的方案,往往会带来双向的问题,当我们的家长把物质刺激与激励模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中新困境的开端。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