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亲子心理

该不该教孩子助人为乐

2019-08-02 08:50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正方

  借机进行有效教育

  现实是最好的教材。这件身边事,刚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如何选择适当方法和人接触,增强孩子分析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这不是要否定助人为乐的做法,反而能帮孩子找到更好帮助人的方法。

  传统美德不能丢弃

  助人为乐是传统美德,社会只有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才能变得温暖。为了防备侵害,让孩子放弃助人,对陌生人随时保持警惕,显然不妥。

  根本问题不在于让孩子放弃助人为乐,而是社会如何遏止犯罪。有力的法制保障,才能遏制这类犯罪案件的发生。

  善良被骗不仅孩子

  因为善良而被人利用的事并不只发生于孩子中,成年人中也发生过不少。助人为乐是人们善良本性的体现,怎能“因噎”而“废食”!只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警觉性,恶果完全可以避免。

  两种教育都不能缺

  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教育孩子助人为乐是两回事,不应纠缠在一起,让家长和孩子很难把握。有难就帮,是每个人应具有的美德,还是要态度鲜明地教育孩子助人为乐,同时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不能扼杀孩子天性

  不能因为有行骗犯罪,就否定教育孩子助人为乐的必要性。如果罪犯是利用孩子的天性诸如好奇心、天真来诱骗呢?家长是不是也要扼杀孩子的天性?以牺牲孩子的品德培养来抵制犯罪分子的行为,也太简单了吧,可能会得不偿失。

  反方

  不应提倡单个行动

  孩子未成年,各方面都不太成熟,识别能力差。所以,为防止受骗上当,在教育孩子助人为乐时,应提倡集体活动为主,不要单个行动,以防止和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江苏扬州市 马德祥)

  教育不能太理想化

  如今社会越来越复杂,各种骗术眼花缭乱,不少成人尚且可能被骗,何况天真烂漫的孩子。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但很多事情不是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所能解决的,如一味要他们做好事,很可能让他们成为牺牲品。我们的教育绝对不能过于理想化。

  慎言孩子助人为乐

  我们在助人为乐的宣传教育理念上还一直存有偏颇,没有高度重视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他们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认识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差,对付、制服违法犯罪分子的方法和手段都很弱。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教育他们去助人为乐,而是要强调他们自我保护。

  助人可等成年之后

  假如在一个熟悉且安全的环境里,可以教育孩子助人为乐,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孩子单独外出时,家长应告诫他们,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轻易相信不相识的人,避免上当受骗。毕竟孩子年少,今后的路还很长,助人为乐的事可以等长大以后,有了更多的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之后再去做。

  我们都在无绪的去咨询,去问别人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试试去提升自己的知识修为,与其面对这类问题时束手无策,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改变!华夏思源心理网,陪你走向轻松愉悦的好伙伴!《《点击学习心理学,提升个人能力!更好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4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