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top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家庭矛盾

口述:妻子太漂亮 我用偷拍监控她2

2019-03-14 10:13华夏思源心理网编辑:华夏思源人气:


》》测试:你的心理治疗天赋有多高??《《

  心理专家访谈

  健全性格,心胸坦荡

  处世立身,任其自然

  《中国妇女》:中国有句成语“杯弓蛇影”,被用来比喻因疑虑不解而心生惊扰。中国另有句俗语“疑心生暗鬼”,说的都是人心理方面的一种表现:疑心。这里我们又看了一个现实案例,张健民无端疑心妻子导致婚姻破裂。请问心理学对疑心的科学定义和解释?

  专家:首先想强调一下,对疑心不可只做一种不好的理解。以辩证的眼光看,心理学上的疑心和科学研究中的疑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抱着研究目的的疑心往往是科学探索中重要和 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疑心常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科学探索也常常因此而出现重大突破,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疑心,即心理学上的疑心是一种缺少事 实根据的猜疑,两者不可混淆。

  心理学上所说的疑心,是指人对自身的心理感受和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担心,或深信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出现了严重变故,固执地对自身感觉、生活征象或与己有关的人际关系、生活 事件作出与实际不符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身心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甚至作出一些超出常态的行为。这一心理病征的特点是:他人的解释和客观现实均不足以消除其怀疑心态。

  《中国妇女》:疑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人的疑心重不重,是否和人的个体差异,如敏感不敏感有关?

  专家:疑心应和人的个体素质有一定关系,多见于胆汁质和性格内向的人。但个体对人对事的心理过敏与个体对花粉、羽毛、药物等的过敏不是同一概念。

  那么疑心究竟如何产生,其根源在哪里?我们可以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来谈一谈疑心产生的根源——疑心是在错误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病 态的信念。它是一种童年的潜意识创伤经验的复现,童年时代所产生的需要没有得到或只得到部分满足,以至形成对自身所遇阻力的错误的分析,造成个体对人对事认识的绝对化、片面化、负面化,往往使个体的情绪体验趋向消极。在其心灵深处,隐藏有未被意识到的冲动、欲望、恐惧和创伤性记忆,这些潜意识经验常常是有意识行为的对立影像,成人的生活模 式常常受其童年的潜意识经验支配,以致成人无论在人格定型上,抑或在 伴侣选择上,从来都不是随意的,必须满足他们在童年时代没有满足的情感需求。因此个体的人格是不健全的,往往带有偏执的特点,遇事易产生自动思维。这种个体多数在童年时代受到严厉对待或遭受不幸,缺乏亲人的关爱,与他人情感疏离,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缺乏安全感 ,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感,缺乏与家人、同事的融洽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常常很紧张。疑心症个体不仅自己饱受折磨,给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危害,同时也由于疑神疑鬼,常会导致亲情、友情、爱情的流失。

  《中国妇女》:疑能生疾?案例中张健民的表现似乎已是病态。疑心过头对人对己看来都有所危害。

  专家:“疑能生疾,疾亦能生疑”,疑和疾是一对孪生兄弟,常常密不可分。单从表面看,似乎张健民的行为是出于对妻子的爱才那样做的,然而,仅仅是“爱”得有点“过”而已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张健民刚结识李美丽 时就疑“这么漂亮,不可能没交过男朋友,并作了深入的调查”,后又嫉妒其他男性对妻子的注意,疑心进一步加重,发展为对妻子进行长期监控。张健民的表现早已偏离正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不过并非所有的疑心 都是心理障碍,只有那些明显偏离常态的疑心才达到心理障碍的程度。如果个体产生的疑心太重,比如完全背离客观事实“坚信爱人有外遇,坚信某 人要谋害自己”等,则已达到妄想的程度,就是病态了,需要及时到医院精神科诊治,否则易产生极端行为。

  《中国妇女》:现代医学心理将疑心又称为“心理过敏症”。张健民因疑心毁了自己相当珍视的婚姻,如果还能挽救,他应如何“脱敏”,消除猜疑心?

  专家:疑心症可以称为“心理过敏症”,疑心症个体对人对事不放心,多疑,与个体始于童年而逐渐发展的自我疏离和自我歪曲有关,它并不能反映个体真实的自我需要,个体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批判。这种人往往自视甚高,心胸狭隘,神经过敏,遇事易往坏处想,总以为别人什么事都在瞒着自己,甚至捕风捉影,听风即雨,行事常小心谨慎、敏感多疑。常常给他人或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健民的疑心不仅会毁了婚姻,任其发展还可能毁了他的事业,不过并非不可挽救。由于疑心根源于童年的潜意识的创伤经验,及至成年形成了错误的认知模式,个体既不能认识 也不会对自己进行反思,因此要“脱敏”,消除猜疑,他必须要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由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分析,帮助他回忆既往的经历,分析他这种疑心的特点、病因、发展,进而矫正其错误的认知,健全其人格。

  《中国妇女》:从李美丽的角度说,她是不是原本也可以采取些办法帮助丈夫消除疑心?

  专家:本案中,张健民早在婚后不久便表现出对妻子李美丽的疑心,李美丽也并非没有察觉,但李美丽以为“身正不怕影斜”,事实会证明一切,没太在意,以致丈夫变本加厉,对其进行监控,这时,或许是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李美丽仍没有意识到丈夫的这种疑心已超出一般的怀疑,是人格偏差的表现,没有早一点说服丈夫一起去找心理医生咨询,结果越来越糟。类似这种案例,消除疑心的唯一办法是双方共同找心理医生咨询,单靠一方的承诺、保证或是原谅、妥协,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中国妇女》:怀疑的反义词是信任,如何使信任取代猜疑?如何使疑心重的人对人对事确立信任感?

  专家: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每个人在生活中,为了保护自己不致遭受无端的伤害,对人对事都会有戒备之心。不过,如果一个人时时处处疑心他人,对别人的任何行动都怀疑,并作出过分反应,那么,对他人对自己都是有害无益的。

  信任是相互的,是一种建立在双方互相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的互动过程,疑,是有因而疑还是无因而疑?正常人也有疑心,但一般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探究,能够进行自我反思,一旦发觉自 己的疑是错误的,能很快纠正。而本案中张健民的疑明显地缺乏事实根据,仅仅凭借想象就作出不为人所理解的行为,已经出现心理偏差,其错误的 认知模式得不到纠正,就不会对自己进行反思,缠绕在其心头的疑就会挥 之不去,因此,必须借助心理医生的帮助,才能彻底消除这种不正常的疑,增强对人对事的信任感。

(来源:未知)

  •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思源心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思源心理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华夏思源心理网,http://cms.siyuanre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 推荐专题上方





图说新闻

更多>>
女人的安全感源自何处

女人的安全感源自何处


列表页底部广告
返回首页